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安徽省马鞍山七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

更新时间:2017-01-06 浏览次数:84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在利用运载火箭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导游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B . 火箭点火 C . 隔热材料脱落 D . 整流罩脱落
  • 2.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点燃酒精灯 C .      倾倒液体   D .    量取液体时读数
  • 3.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 用木材制成桌椅 B . 用铜制导线 C . 用木炭烤羊肉串 D . 用金属铝制饮料罐
  • 4.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O B . CO C . N2 D . Fe
  • 5. (2015八上·北安期中)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 . 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 . 矿泉水,河水 D . 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 6. (2015九上·曲靖期中)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
    A . 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 . 大力植树造林 D .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 7. 蒸馏水不能养鱼的原因是因为缺少(   )
    A . 氢元素 B . 氧元素 C . 氧原子 D . 氧分子
  • 8. 李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 建立假设 B . 收集证据 C . 设计实验 D . 作出结论
  • 9. (2015九上·哈密期中) “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0.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 .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 . 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 . 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 11. 如图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此元素原子序数为81 B . 此元素的符号为Tl C . 此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 此原子的质量为204.4g
  • 12. 镉属于重金属,会危害人体健康.2013年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公布的结果显示,抽检大米四成镉超标.这里的镉可理解为( )
    A . 镉元素 B . 镉单质 C . 镉离子 D . 镉原子
  • 13. (2015九上·庆阳期中)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 48 B . 26 C . 22 D . 4
  • 14.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b

    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c

    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d

    100mL氧气和100mL氮气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的质量非常小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16九上·郑州期中) 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 16. (2016九上·临河期中) 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A . m=n B . m=n+x C . m=n﹣x D . m=x﹣n
  • 17. 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冰”中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B . 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C . 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 . 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 18.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从如图所示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 . 微粒之间有间隔 B .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C .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D . 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 20. 可用推拉注射器栓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好,可观察到(   )

    A .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B . 瓶中液面上升 C . 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D . 注射器内有液体
二、<b >填空与简答</b>
  • 21.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 (1)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2. (2)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再点燃.
    3. (3)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
    4. (4)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 22. 写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 (1) 铝元素
    2. (2) 三个氯原子
    3. (3) O
    4. (4) 2N
    5. (5) 3Fe2+
    6. (6) 4个镁离子
  • 23.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 (1) 当x﹣y=10时,该粒子是(填写“阴离子”、“阳离子”或“原子”).
    2. (2) 当y=8时,该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是
  • 24. 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友情提醒:图中字母是物质的代号,不是元素符号,下面填写两个反应属于的基本类型)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F:
    2. (2) 写出A受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属于反应.
    3. (3) 写出铁丝与B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属于反应.
三、<b >实验和探究题</b>
  • 25. 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小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 (1) 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 (2) 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进水,其原因是
    3. (3) 丙同学: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溶液,然后完成乙同学的实验,得到了与甲同学相同的实验结果.
  • 26. 气体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知识的核心之一.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填标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 (3)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药品改用高锰酸钾,装置应如何改进,原因
    4. (4) 若要收集较为干燥的氧气最好选用(填“C”或“D”或“E”)作为收集装置,如何验满呢?
    5. (5) F是一种多功能装置,可用于集气、洗气等,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入,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
  • 27.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 (1) 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 (2) 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
    4. (4)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