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

更新时间:2018-06-01 浏览次数:8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文素养
  • 1. (2017七下·山西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qí)        怪(yán)        障(píng)         人迹至(hǎn) B . (zhǔ)       蚱(zhà)        阻(yì)            回环折(qǔ) C . 石(pán)       花(pú)         徨(páng)          马革尸(guǒ) D . 起(dié)       住(gěng)      重(hè)            气冲牛(dǒu)
  • 2. (2017九下·梁子湖月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劫难 蓬蒿 锋芒毕露 慷概大方 B . 阴晦 滑稽 断章取义 销声匿迹 C . 霹雳 搏识 迫不急待 眼花缭乱 D . 烦燥 刻薄 再接再厉 谈笑风声
  • 3. (2016九上·郑州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不管科学技术怎么       , 各种工业生产仍需要一定的体力劳动。

    ②学习古诗词,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背诵,使自己       受用不尽。

    ③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成功,长江巨龙将被彻底        

    A . 发展    终生    折服 B . 发达    终身    折服 C . 发达    终生    降服 D . 发展    终身    降服
  • 4. 下列选项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B . 那只雄吐绶鸡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虎视眈眈地向他走来,瞪着一双大眼睛,脸涨得通红。这只可怜的小鸭不知道站在什么地方或者是走到什么地方去才好。 C . 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D . 得知自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接受媒体采访时,仍然抑制不住内心不可名状的喜悦。
  • 5. (2017八下·深圳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是俄国著名诗人 B . 《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含义丰富,既指夹竹桃花的败落,又暗示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还指“我”长大成人 C .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是唐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文言文阅读
  • 6.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孟母戒子

                                                                                                 (《韩诗外传》)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 (1) 解释各组中划线的词的含义。
      ①  乃进  复          ② 曰      对                           ③ 其织  裂               ④自之后  是       

    2. (2)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 呼而问之 B . 以此诫之 C . 而置之其坐 D . 至之市
    3.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

    4. (4) 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翻译、鉴赏、默写
  • 7.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春夜洛城①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洛城:今河南洛阳。

    1. (1)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一、二两句的画面内容。

  • 8. (2016七下·越城期中)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山际见来烟,

    ②独坐幽篁里,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⑤马上相逢无纸笔,

    ⑥春潮带雨晚来急,

    ⑦正是江南好风景,

    , 各领风骚数百年。

四、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爱挺直
                                                                                                                                         郭华悦
            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1. (1) 选文第④段中说“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他的“希望”是什么?

    2. (2) “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结合选文,请你说说他“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 (3) 选文第⑦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

    4. (4) 阅读选文后,你会为其精美的文题所折服,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

五、散文阅读
  • 10. (2016九上·耒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①她本来就是一个寡言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春季开学以来,同学们发现她越发沉默了,像是一个闷葫芦。她原本还不算差的成绩也一落千丈,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经常能做错三遍;许多同学开始对她敬而远之,甚至排挤她。

        ②她也察觉了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她向老师要求把座位挪到了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觉得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不相干的,她的心在窗外的世界里:A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南来的燕子们在树间做了窠,每天啁啾地唱和着,嬉戏着;树下几株细弱的小草在春风中微微摆动„„她多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

        ③B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不久,燕子开始南迁,只剩下树下枯黄的小草在秋风中瑟瑟地抖着。望着眼前这个黯淡的世界,她哭了。

        ④秋天开学的时候,班级里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做班主任。老师姓徐,长得很漂亮,同学们非常喜欢她,都愿意在课间时跟她谈天说地。她也喜欢徐老师,但是她不敢上前。徐老师的目光几次落在她脸上,她都躲闪着避开了。有一天,徐老师在语文活动课上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游戏,用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同学们都跃跃欲试。随着一声清脆的巴掌,接力依次进行,很快就传到了她那里。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板擦落在她的桌上时,她先是一惊,接着就愣在那里。同学们欢呼着要她唱歌,她不肯唱,也唱不出来。同学们不依不饶,使劲鼓掌催促她,徐老师也走过来鼓励她。她涨红了脸,望着徐老师,眼里竟噙满泪水。徐老师就说,既然不想唱歌,就罚写一篇作文吧,明天交上来。课后,徐老师还特意对她说,只要用心写,写多少都行。

        ⑤这一次,她没有令大家失望,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自己的老师听。她是一个命苦的孩子,三岁那年,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她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忙于生计,很少能够照顾到她,只有每天晚上父女间的几句简单交流能让她感到安慰。然而就在春天,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位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她只有在自己的生活里选择沉默。她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里说,我是一棵孤单的小草,我的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⑥第二天,徐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徐老师却只字来提。那天,徐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第一排,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她一个甜甜的香吻!

        ⑦从那天起,她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逐渐开朗起来,而且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都愿意与她交往了。学期结束时,她还做了班长呢。

        ⑧几年后,她考上了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做“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要在春天来临时,摇曳它细弱的身躯,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为春天增加一抹生机!

        ⑨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徐老师在她的那篇作文里给她的批语。

    1. (1)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2. (2) 语文活动课上,当同学们和老师让“她”唱歌时,“她”为什么“涨红了脸”?
    3. (3) 选文第⑥段中划线的“郑重其事”一词用得恰如其分,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4. (4)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徐老师给“她”作文写的批语“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有什么深刻含义。
六、语文综合运用
  • 11. 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

  • 12. 请从下面提供的四个情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

    ①三打白骨精    ②拳打镇关西

    ③草船借箭      ④黛玉葬花

    序号

    出自哪一本著作

    主人公


七、写作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