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导学三[知人论世,借物写心]和小文、小语一起讨论。

    小文:在第1—3段中,柳宗元寻潭、赏石、观小鱼,深感“心乐之”,但他的小石潭之行似乎并不是以快乐的心境结束的。玩得好好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起伏?

    我:如果是我坐在潭上,我也会产生这样的感受:① 

    小语:柳宗元的心境是在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的呢?

    我:②

    小语: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不少山水散文。从中我们已经知道,作者通常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山水美景中,景物特点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思。

    我:第3、4段所描绘的景物有这样的特点:③ ,无不透露着柳宗元的心境。

    小文:要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心境,我们还是要靠“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柳宗元吧。

    写作背景:永州的柳宗元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唐王朝风雨飘摇,民不聊生。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希望推行一些措施来改变“安史之乱”造成的衰落时局。然而几次重大失误后,短短百余天政治格局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八人被贬谪。

    永州距离长安城2000多里,甚为荒僻,自古就是被贬官员流放的地方。正值事业巅峰的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没有官邸,住在龙兴寺。他觉得自己很快会回到长安,结果却一待就是10年。在此期间,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

    小语:你理解柳宗元由乐转悲的情感变化的原因了吗?

    我:④  。

  • 1. 预学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它们的用法。
    1. (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 (2)  行,明灭可见
    3. (3)  其岸势犬牙差互
    4. (4)  骨 
  • 1. 预学三《小石潭记》骈散结合,多用短句,这样写有助于表现景致令人应接不暇的美感。大声朗读全文两遍,用心体会这个特点。读完后合上教科书,用“/”给下页这段话断句,加深对本文句式张弛有度的理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惇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1. 导学二[模山范水,美感迭出]
    1. (1) 《小石潭记》的景物描写角度丰富。你能从声、色、形、影、光五个角度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先用不同的符号(如波浪线、双横线、单横线、虚线等)在文中标注出这些句子,然后参考示例,摘录你最有体悟的一句,并从写景角度出发,为句子做批注。完成任务后,分组进行交流。

      【示例】

      摘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批注:此句写“水声”,给人一种未见其貌、先闻其声的感觉。 用玉珮、玉环相碰撞的声音形容水声,既让人感受到水声的优美,又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让人感到有一位佩戴环珮的佳人或君子正在走过。

    2. (2)  小组讨论:仔细研读第2段,从写法上看,A、B、C三个片段中,哪一个片段与之最具异曲同工之妙? 为什么?

      第2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依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片段A:《与朱元思书(节选)》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片段B:《水经注(节选)》

      濠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矣。

      片段C:《记承天寺夜游(节选)》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

  • 1. 导学一[移步换景,一步一景]
    1. (1)  作为一篇山水游记,《小石潭记》条理清晰,自然流畅。默读课文,先在文中圈画出记录游览过程的关键词,再结合课文,按要求填写表格。

      课文梳理

      段落

      关键词

      所见景物

      感受

      1

      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2

      鱼可百许头

      3

      4

      坐潭上

    2. (2)  在填写表格的基础上,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①结合上面的表格梳理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小石潭记》的写作顺序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以方位来说是从;以地点来说是从再到;归纳起来说就是“移步换景,一步一景”。

      ②以游览顺序为记忆的支架,熟读课文并尝试与同桌互相背诵。请同桌从正确性、流利度、节奏感三个方面为你综合评分,满分五颗星。

  • 1. 阅读下面的讨论会发言稿,完成后面的小题。

    青年时期要不断积蓄力量,鼓足勇气,才能坚定信仰,明确目标。勇气是一抹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原色,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勇气是严 jùn 考验当中绽放的光芒,它是一轮曜日,拥有勇气就拥有了成长的力量。我们崇拜李白,因为他“直挂云帆济沧海”,敢于为凌云壮志扬帆远航;我们钦佩鲁迅,因为他“横眉冷对千夫指”,敢于向黑暗社会宣战亮剑①……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铭记在人心底。

    爱憎分明是一种勇气,潸然泪下也是一种勇气②,默隐忍是一种勇气,慷慨呐喊也是一种勇气。 勇气有时候是一舜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③。 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填选项)。

      严jùn(A. jiān B. zhēn)默

    2. (2) 第二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文段中①②③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处是:,应为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4. (4) 仿照画横线的句子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句意连贯。

      我们,因为

    5. (5) 在讨论会上,同学们举了许多例子来佐证观点,下面的例证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 1. 小语对已学过的部分说明文进行了整理。他对说明顺序的使用产生了一些疑惑,打算找同学小文一起探讨。请依据情境,补全他们的对话。

    说明顺序整理表

    课文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

    《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梦回繁华》

    《清明上河图》的画卷内容及绘画特点

    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恐龙无处不有》

    以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

    逻辑顺序

    小语:《中国石拱桥》采用时间顺序,让读者清楚地看到我国石拱桥的发展变化过程。

    小文:不仅如此,它还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① 

    小语:看来,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有助于②  。

    小文:是的,《梦回繁华》采用空间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对读者的阅读很有帮助,读者可以:③ 。 

    小语:我还有一个疑惑,《恐龙无处不有》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写作呢?

    小文:《恐龙无处不有》采用了从④到⑤的顺序,这样写的原因是:⑥

    小语:这样看来,说明顺序的作用是:⑦  。

  • 1. 完成“读后感写作指南”。

    【示例】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王小波

    老人驾着船去出海,带回来的却是一副大得不可思议的鱼骨。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我读到了一个英雄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只有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和纯洁到如同两滴清水的人物。 然而,它却那么清楚而有力地揭示出人性中强悍的一面。在我看来,再没有什么故事能比这样的故事更动人,再没有什么搏斗能比这样的搏斗更壮丽了。

    我不相信人会有所谓的“命运”,但是我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限度”总是存在的。再聪明再强悍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总是有限度的。老人桑地亚哥不是无能之辈,然而,尽管他是最好的渔夫,也不能让那些鱼来上他的钩。他遇到他的限度了,就像最好的农民遇上了大旱,最好的猎手久久碰不到猎物一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限度,仿佛是命运在向你发出停止前行的命令。

    可是老人没有沮丧,没有倦怠,他继续出海,向限度挑战。他终于钓到了一条鱼。如同那老人是人中的英雄一样,这条鱼也是鱼中的英雄。鱼把他拖到海上去,把他拖到远离陆地的地方,在海上与老人决战。在这场鱼与人的恶战中,鱼也有获胜的机会。鱼在水下坚持了几天几夜,使老人不能休息,穷于应付,它用酷刑来折磨老人,把他弄得血肉模糊。这时,只要老人割断钓绳,就能使自己摆脱困境,得到解放,但这也就意味着宣告自己是失败者。老人没有做这样的选择,甚至没有产生过放弃战斗的念头。他把那条鲨鱼当作一个可与之交战的敌手,一次又一次地做着限度之外的战斗,他战胜了。

    老人载着他的鱼回家去,鲨鱼在路上抢劫他的猎物。他杀死了一条来袭的鲨鱼,但是折断了他的鱼叉。于是他用刀子绑在棍子上做武器。到刀子又折断的时候,似乎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他失去了继续战斗的武器,他又遇到了他的限度。这时,他又进行了限度之外的战斗;当夜幕降临,更多的鲨鱼包围了他的小船,他用木棍、用桨、甚至用舵和鲨鱼搏斗,直到他要保卫的东西失去了保卫的价值,直到这场搏斗已经变得毫无意义的时候他才住手。

    老人回到岸边,只带回了一条白骨,只带回了残破不堪的小船和耗尽了精力的躯体。人们怎样看待这场斗争呢?

    有人说老人桑地亚哥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尽管他是条硬汉,但还是失败了。

    什么叫失败? 也许可以说,人去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失败。

    但是,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鱼来咬他的钩,于是他常常失败。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这个词还有另外的含义,即指人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类向限度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失败。而没有放下手中武器,还在继续斗争,继续向限度挑战的人并没有失败。如此看来,老人没有失败,老人从未放下武器,只不过是丧失了武器。老人没有失去信心,因此不应当说他是“失败了的英雄”。

    那么,什么也没有得到的老人竟是胜利的么? 我确是这样看的。我认为,胜利就是战斗到最后的时刻。老人总怀着无比的勇气走向莫测的大海,他的信心是不可战胜的。

    他和其他许多人一样,是强悍的人类的一员。 我喜欢这样的人,也喜欢这样的人性。我发现,人们常常把这样的事情当作人性最可贵的表露:七尺男子汉坐在厨房里和三姑六婆磨嘴皮子,或者衣装笔挺的男女们坐在海滨,谈论着高尚的、别人不能理解的感情。我不喜欢人们像这样沉溺在人性软弱的部分之中,更不喜欢人们总是这样描写人性。

    正像老人每天走向大海一样,很多人每天也走向与他们的限度斗争的战场,仿佛他们要与命运一比高低似的。他们是人中的强者。

    人类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是当人们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这个限度就一天一天地扩大了。人类在与限度的斗争中成长。他们把飞船送上太空,他们也用简陋的渔具在加勒比海捕捉巨大的马林鱼。这些事情是同样伟大的。做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远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限度的人是平庸的人。

    在人类前进的道路上,强者与弱者的命运是不同的。弱者不羡慕强者的命运,强者也讨厌弱者的命运。强者带有人性中强悍的一面,弱者带有人性中软弱的一面。强者为弱者开辟道路,但是强者往往为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为大腹便便的游客打鱼一样。

    《老人与海》讲了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佩服老人的勇气,佩服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选自《沉默的大多数》)

     读后感写作指南

    项目

    具体策略

    开篇

    文章开头用简短的语言表明自己对本书的总体印象是个不错的办法

    中间部分

    要寻找书中那些机智、动人或有力的话语,并对它们产生的背景做一番描述

    结尾

  • 1. 作者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1. 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和“大同”有什么区别?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