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如图所示,小黄利用弹簧测力计、实心铁块、烧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他提出如下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实验;

    猜想1: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1)由图可知,实心铁块的重力是N;

    (2)实心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最大浮力是N;

    (3)从图(c)到图(d)的过程中,水对烧杯底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d)、(e)两图可以验证猜想是正确的;

    (5)若(e)图中烧杯的底面积是25cm2 , 物体浸没入液体前后,液体对容器底压强变化了Pa。(g取10N/kg,

  • 1. 将一底面积为0.01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N,木块重力为N。(g取10N/kg)

       

  • 1.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如图A,用手指轻压金属盒橡皮膜,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是否有明显变化,这是为了检查压强计

    (2)通过比较C、D两图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的越大,压强越大;

    (3)通过比较C图与图可知三峡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原因;

    (4)在图D中将探头在盐水中逐渐上移的过程中(始终未露出液面)探头所受到的浮力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 某电动观光旅游车的技术参数如下表:

    空车质量

    1100kg

    车身长度

    4.0m

    满载人员

    10人

    满载时轮胎与地总接触面积

    0.1m2

    最大车速

    36km/h

    平均连续行驶里程

    ≤75km

    根据以上参数,解答下列问题:(g=10N/kg)

    (1)若乘员质量平均为50kg,求满载时观光车和人的总重是多少牛?

    (2)若观光车在前进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2000N,观光车以最大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行驶10min,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

    (3)若观光车在前进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2500N,观光车以最大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千瓦?

  • 1. 如图所示,小雪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研究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B . 乙图中大气压变小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C . 把乙装置从高山脚下拿到高山顶上,玻璃管内外液面高度差变大 D . 乙装置更能准确地测量出大气压的值
  • 1. 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所以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已知一个从底部向上逐渐变粗的水桶,如图所示。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最短的木板长为0.2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10-2m2 , 桶底厚度不计,当桶内装最多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F与桶中水的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填“大于”“等于”或“小于”)G。(g取10N/kg)

       

  • 1. 如图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在乙杯中漂浮,且两杯液体的液面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B . 鸡蛋排开两种液体的质量关系为 C . 鸡蛋受到两种液体的浮力关系为 D .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
  • 1. 为了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对经典力学做出的巨大贡献,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力的单位。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 1. 如图所示,气球在空中从A到B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气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 1. 如图所示是我们熟悉的自行车,则下列关于车头组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刹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B . 车轮轴承是通过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增大摩擦力 C . 车轮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D . 车轮转轴内的小滚珠是通过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