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酒精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表列出了酒精在实验中的作用,表述错误的选项共有(    )

    选项

    实验

    酒精的作用

    菊花的组织培养

    工作台、外植体、培养基等的消毒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

    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洗去浮色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酒精和卡诺氏液一起制成解离液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防止小动物尸体腐烂

    A . 1项 B . 2项 C . 3项 D . 4项
  • 1.  “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无废弃物农业”有很多类型,其中一种是把人畜粪便、枯枝落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转变为有机肥料。

    1. (1) 图中包含的生物所处的最高营养级为营养级。种植作物的农田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在各种因素的调控下,该生态系统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农田便达到了生态平衡。
    2. (2) “无废弃物农业”作为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
    3. (3) 结合图文内容可知:其中的“废弃物”主要包括,通常情况下,它们不再沿着食物链参与生态系统的功能。
  • 1.  RecQ4解旋酶基因缺陷会引起人患有某种遗传病。该病还存在另外一种类型的患者,这类患者体内的RecQ4解旋酶基因正常,若其体内的某种抗体可与RecQ4解旋酶结合,使RecQ4解旋酶失去活性,从而患病。现有小鼠若干,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获得大量抗RecQ4解旋酶抗体(mAb),用于临床治疗,制备过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的B淋巴细胞取自的小鼠体内,①过程常用(至少答出2点)等方法诱导融合。
    2. (2) 能够在图中②培养基上生长的为细胞,在③的多孔培养基上要进行的检测。
    3. (3) 在乙试管中进行杂交瘤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要将试管放在含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目的是
  • 1. (2024高二下·射洪月考)  南方水果基地为了快速培养甘蔗,拟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图是该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切取甘蔗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具有抗病毒特性 B . 整个培养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营养条件,不需要光照 C . B先通过再分化得到C,再通过再分化得到A D . 生根、生芽时,培养基只需要α-苯乙酸生长素类调节剂
  • 1.  紫杉醇是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高抗癌活性,下图是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紫杉醇的工厂化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③过程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B . 紫杉醇不是红豆杉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代谢物 C . ①、③过程所用的培养基物理性质不同 D . 可将高产细胞群直接置于低渗溶液中,使其涨破后提取紫杉醇
  • 1.  如图表示双抗体夹心法,该方法是医学上常用的定量检测抗原的方法,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能增强该过程的有效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方法与只使用单克隆抗体相比,能增加可识别抗原的种类 B . 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抗原结合,这是由于两者结构相同 C . 加入酶标抗体的目的是通过测定酶反应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 D . 将相关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从小鼠脾中获得所需的单克隆抗体
  • 1.  下列对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也完全相同 B . 只有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跨越种属间的生殖隔离,突破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C . 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生产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D . 目前科学家终于实现了两个植物物种间的体细胞杂交,得到了同时具有两个物种遗传物质的超级植物,并使它们的性状全部得以体现
  • 1.  如图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能产生脲酶的细菌可以分解利用尿素 B . 图中逐级稀释的程度会直接影响细菌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 C . 培养基中可添加KH2P04、Na2HP04以提供无机盐和作为缓冲剂 D . 培养基①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培养基②的作用是纯化培养产脲酶细菌
  • 1.  下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酿造葡萄酒时,在榨汁前,要先对葡萄进行,再去除枝梗,该步骤可以避免去除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 (2) 用体积分数为对上述装置进行消毒后,再装入葡萄汁,将发酵装置放在18-30℃的环境中,每天拧开气阀b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
    3. (3) 10d之后,利用酸性条件下的溶液对出料口c取样的物质进行检验。若呈灰绿色,则说明产生了酒精。
    4. (4) 产生酒精后,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然后将装置放在℃的环境中,适时打开气阀向发酵液中充气。
  • 1.  在分离、纯化细菌的实验中,划线接种(甲)、培养结果(乙)如下图,a、b、c、d是划线的四个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灼烧灭菌 B . 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 C . 甲图中的a区域为划线的起始区域 D . 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