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丰城开学考)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推动改革、做好政府工作,就是为公、唯实、利民。 C . 伟大的历史,由人民共同书写;伟大的时代,是人民共同创造;伟大的梦想,靠人民共同完成。 D . 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
  • 1.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借代)
    B . 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拟人)
    C .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D .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
  • 1.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 .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 . 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C . (父亲)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D . 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 1.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B . 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拟人) C .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D .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比喻)

  • 1. 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B . 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拟人) C .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D .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
  • 1. “色彩”里自有乾坤,让我们走进名著中的色彩。

    色彩描写

    名著选段

    色彩解语

    以色彩体现性格

    (大圣、沙僧)之上,与群猴饮酒作乐,模祥与大圣无异;也是黄发金箍,金晴火眼;身穿也是棉布直 , 腰系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条儿金箍铁棒。

    【黄色】

    小说中孙悟空的服饰以黄色为主,黄色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智慧、力量等,如孙悟空设计调换了能放火、放烟、放沙的真紫金铃,救出了金圣宫娘娘等情节,就体现出了这样的特点。

    以色彩抒

    发诗意

    绿

    艾 青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将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两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越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979年2月23日

    【绿色】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诗人通过不同层次的绿色,描绘了一个“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物春来又复苏的 生动景象。

    B.诗中的绿不是一个具体的形象,但诗人唤起了我们的联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绿色的原野。

    C.全诗不仅写出了绿色的生命,也写出了绿色的希望,写出了绿色的时代。

    D.艾青的诗总是带着忧郁,这首诗寄寓着 诗人在这个特定的时刻,看到了春天的 景色的忧郁之情。

    以色彩描

    写心理

    简·爱,她曾是一个热情洋溢,充满期待的女人——差一点做了新娘——再度成了冷漠、孤独的姑娘。她的生命很苍白,她的前程很凄凉。圣诞的霜冻在仲夏就降临;十二月的白色风暴六月里便刮将天旋地转;冰凌替成熟的苹果上了釉彩;积雪推毁了怒放的玫瑰;干草田和麦田里覆盖着一层冰冻的寿衣;昨夜还姹紫嫣红的小巷,今日无人踩踏的积雷已经封住了道路;十二小时之前还树叶婆娑,香气扑鼻犹如热带树丛的森林,现在已经白茫茫一片荒芜,犹如冬日挪威的松林希望全都熄灭了……

    【白色】

    (2)这里的“白色风暴”喻指什么?请联系整本书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 1. (2024九下·普宁开学考)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请参考“知识卡片”,分别解释一下“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用“典”的作用。
  • 1. (2024八下·湛江开学考) 阅读《外婆的美学》,完成问题。

    外婆的美学

    李汉荣

    ①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②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定也是激动的,充满着期待,或许还有几分胆怯和恐惧:要是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很丑陋,布的名誉和尊严就毁了,那时,布也许会很伤心。

    ③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穿戴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庄重。

    ④在我的童年,穿新衣必是在盛大的节日,比如春节、生日的时候,才有可能穿一件新衣。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块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补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

    ⑤除了缝大件衣服,外婆还会绣花,鞋垫、枕套、被面、床单、围裙上都有外婆绣的各种图案。

    ⑥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地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燕子和其他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外婆常常凝视着天空的云朵出神。她手中的针线一动不动,布,安静地在一旁等待着。偶然会看一声鸟叫或别的什么声音,外婆如梦初醒般地把目光从云端收回,细针密线地绣啊绣啊,要不了一会儿,天上的图案就出现在她手中,读过中学的舅舅说,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⑦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鞋垫上流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

    ⑧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让它们贴紧我的身体。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也是她密密的心情。

    ⑨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我童年时的一双鞋垫。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年之久,它们已经变得破旧,如文物那样弱易碎。但那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一丛欲开未开的水仙,仍然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

    ⑩我端详着着外婆留给我的这件“文物”。我的手纹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外婆的手纹。她冰凉的手从远方伸过来,接通了我手上的温度。

    (选自《新华日报》2019年8月29日。有改动)

    1. (1) 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外婆的美学?
    2. (2)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下列语句

      ①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也是她密密的心情。(请联系上下文,赏析两个加点词“密密”的表达效果)

      ②鞋垫上流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3. (3) 第④段中“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这句话含义丰富,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 (4) 有的同学认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可以改成“外婆的手纹”,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谈谈理由。
  • 1. (2024八下·东阳开学考) 研学组走进浙江博物馆,感受神秘的东方文明。

    材料一: “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在杭展出

    本报讯 9月17日起,“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展出,对三星堆感兴趣的观众可至现场,一睹文物真容。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协办。该展以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为载体,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陶器等,一步步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从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到沟通天地的“巫”与祭祀,再到神秘多样的“神”,该展勾勒中国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面貌,展现古蜀文明瑰丽奇幻、神秘浪漫的宗教礼仪及文化艺术成就。此外,古蜀先民夸张且大胆的审美思潮、充满寓言性质的神话传说,以及古蜀国由鼎盛转向衰亡的传奇故事,也将伴随着一件件文物走入我们的视野。

    展馆共展出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由序厅、三个内容单元,以及尾厅构成。走进序厅,一件高 262 厘米的青铜立人像矗立于展馆入口,它的神秘与威严,好似在召唤着观众一起探索古蜀文明。第一单元“人间物语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从古蜀人的生存环境,介绍他们的物质生活,探讨古蜀文明产生的条件。第二单元“群巫之舞一古蜀先民的祭祀大典”,介绍古蜀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职务“巫”,帮助观众了解“巫”的人员构成,并介绍古蜀国祭祀活动使用的各种器物。第三单元“神国万象——古蜀先民的信仰之源”。人们在三星堆、金沙遗址发现了大量与太阳、鸟、虎、蛙、蛇等自然景象或生物有关的意象。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本单元向观众介绍古蜀人的原始信仰和世界观。

    该展利用“人—巫—神”的故事线将古蜀文明置于古代文明的视角中进行解读,通过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带领人们一步步揭开古蜀谜团,让古蜀文明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不只是“神秘”,还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让观众感受到包含古蜀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的宽容与博大精深。

    (《美术报》)

    材料二: 这个展馆突然火了!浙博最新通知:延长开放时间,改为现场购票

    中秋假期第一天,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西湖美术馆的“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吸引了大量观展游客。

    有游客在抖音上传了展馆外拍摄的视频,在视频中,展馆外等待的游客不少。浙江省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开展后参观人数比较多,我们也在和合作方沟通中。

    19日晚,浙江省博物馆发布关于“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最新观展公告——针对中秋假期第一天“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观展人数较多以及部分观众的建议,浙江省博物馆对预约、购票、参观等服务做如下调整:

    中秋国庆假期延长开放时间、增加观展人数。为更好地服务观众,中秋和国庆假期期间,浙江西湖美术馆“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的闭馆时间从 17 时延长至晚上20时,展览每天预约人数从2 000 人增加至 3 500 人。其中 9:00-13:00 时间段可预约人数1 300人,13:00-17:00时间段可预约人数1 500人,晚上17:00-20:00时间段可预约人数700人。

    暂停网上售票,采取线上预约、现场购票的模式。线上预约仅支持预约当天观展时间观众预约成功后,凭预约码现场购票。预约通道:搜索微信公众号“浙江省博物馆”,点击菜单栏“参观预约”“参观预约”“浙江西湖美术馆”(此为本次收费展唯一预约平台)。针对之前没有购票的观众,请先线上预约,后至现场购票。针对之前已经购票的观众,请进入浙江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浙江西湖美术馆观展。

    (《钱江晚报》)

    1. (1)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 (2) 阅读材料一,根据新闻内容,选择采访对象,推测采访问题,请还原采访提纲。

      采访

      对象

      ①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本文的采访对象。

      A.浙江省博物馆经理 B.三星堆博物馆工作人员 C.参加展览的观众

      采访

      目的

      了解展览的布局情况及其意义。

      采访

      问题

      a.此次展览共计多少文物?

      b.②

      c.这样布局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3. (3) 小博和小展两名同学对这两则新闻内容展开了讨论,下面是他们的讨论片段。

      ①小博:我觉得材料一的标题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我想改换一个,【甲】《神秘“三星堆”亮相西子湖畔》和【乙】《三星堆文物来杭州,观众直呼大开眼界》这两个标题,你觉得哪个更好?

      小展:我觉得换成【】更好(填“甲”或“乙”),因为

      小博:你说得有道理。

      ②小博: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第一特点,在材料一、材料二中我感觉作者在下面这两句话的表述上十分严谨,你能选择一句分析吗?

      A.展馆共展出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

      B.中秋和国庆假期期间,浙江西湖美术馆“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的闭馆时间从17时延长至晚上20时。

      小展:我试试,我选【】句,

      ③小博:新闻中引用别人的话,叫作“引语”。材料二中划线句就是引语,你找到了吗?

      小展:找到了,此话一用,

      (写出作用)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竹杯上的红五星

    ①才爬过两座山,我已经热汗淋漓了,而路还在脚下弯弯曲曲地延伸着!

    ②这是岭南群山里的一条古驿道。青石砌成的曲径,像蚕吐的细丝一般,在偌大的山海里,飘浮不定地闪现着,仿佛永远没有尽头。昔日的筑路人,他们是多么艰辛啊!

    ③我的喉咙干渴得裂开似的发疼。我埋怨自己太贪赶路了,没在山脚公路道班工人那儿喝足水。此时,我真盼着那位道班老工人讲的那道山泉,会马上出现在眼前……

    ④据说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为了打通崇山峻岭,许多石匠汇集到这深山里来。路成之后,匠人们又各自回乡谋生去了。唯有几个热心肠的人留了下来。他们担心行人口渴,决心凿石开泉引水。敲呀,打呀,披星戴月,终于打出了泉眼。说到这儿,老工人笑眯眯地对我说:“不信,你上山去听,那‘叮咚’作响的泉鸣,就是匠人们凿石留下的声音!”啊!这古老动人的传说,分明在赞颂我们民族高尚精神的源远流长。

    ⑤山里的杜鹃花开得正盛,红的,粉的,白的,鲜艳多彩的色泽撩逗着人的眼睛。忽然,我发现花丛中有两团绿色在慢慢地移动,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个检查电话线路的解放军战士。他们手里各自都采了一大捧山里的野生茶,军衣让汗水浸透了也全然不顾。留下一两声轻快的笑声,他们又隐入绿色世界里了。

    ⑥他们采山茶干什么呢?一想到茶,顿时又觉得出奇的干渴,我加快脚步,决心要寻找到一眼泉。

    ⑦哈!终于隐隐听到“叮咚”作响的泉声了。追寻着那声音,我来到半山一个平地上用楠竹搭成的亭子里。走近一看,可不,一汪清泉有桌面那么大,银子般的山水正从一根竹管里畅快地吐出来。我正要扑上去饮个痛快,突然,我发现泉边有个粗瓷水缸,稳稳当当地放在竹架上,瓷缸上写着:“莫饮生水,请喝山茶。”啊,谁想得这么周到!爬山跑热的身子,贪喝冷冽的泉水,是会闹病的。我拿起一个竹筒刻制的饮水杯,揭开缸盖舀出茶水。茶水还有着微微的余温。浓酽的茶汁,泛着黑红的色泽,喝下肚去,一股清甜,真是痛快极了。

    ⑧待我在泉边洗脸消汗之后,开始打量起四周来:这六角的竹亭,虽不算精致,遮风挡雨倒是个好所在。一节节引水的楠竹,绕山跨谷,逶迤而来,使人感到引水的不易。还有那温热的茶水,定是每天泡换一次的,要不怎么又鲜又甜?这群山中常常是十里不见一户人家,是谁在为人们做好事呢?蓦地,我想起路上邂逅的绿色人影来,想起了那两个采集野生茶叶的战士来!道班的工人说过,这山中有个查线的哨所,住着三个战士,维修着百十里线路。我打量着手里的竹杯,发现那上面还刻着一个不大的五角星,于是我明白了……

    ⑨走出竹亭,我遥望山海,一幢小小的红砖瓦房,在绿树中隐约可见。那定是哨所了,离这驿道,怕有一二里路,每天烧茶挑来,走这崎岖的山路,要流多少汗呢?在这偏远、寂静的地方,过往行人来去匆匆,怕也难得对战士们说上几句感谢的话儿。而他们,仍在默默地干着,为干渴的人们献上这甘甜的驿道茶。

    (有改动)

    1. (1) 下列语句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2. (2) 用四个字概括出第④段中“这古老动人的传说”的具体内容:
    3. (3) 从第⑦段中找出六处表现烧茶人热情、细心周到的细节,写在下面。
    4. (4) 第⑧段结尾写道:“于是我明白了……”请说说“我”明白了什么。
    5. (5) 下列能概括文中“民族高尚精神”的词语有(   )(多选)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5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