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墨子称:“景公问晏子以孔子而不对,又问三,皆不对。公曰:“以孔子语寡人者众矣,俱以为贤圣也,今问于子而不对,何也?'晏子曰:“婴闻孔子之荆,知白公谋而奉之以石乞,劝下乱上,教臣弑君,非圣贤之行也。””

    诘之曰:“楚昭王之世,夫子应聘如荆,不用而反,周旋乎陈宋齐卫。楚昭王卒,惠王立。十年,令尹子西乃召王孙胜以为白公,是时鲁哀公十五年也,夫子自卫反鲁,居五年矣。白公立一年,然后乃谋作乱。乱作在哀公十六年秋也,夫子已卒十旬矣。墨子虽欲谤毁圣人,虚造妄言,奈此年世不相值何?”

    墨子曰:“孔子厄于陈蔡之间,子路烹豚孔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之剥人之衣以沽酒孔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之。”

    诘之曰:“所谓厄者,沽买无处,藜羹不粒,乏食七日。若烹豚饮酒,则何言乎厄?斯不然矣。且子路为人,勇于见义。纵有豚酒,不以义,不取之可知也,又何问焉?”

    曹明问子鱼曰:“观子诘墨者之辞,事义相反,墨者妄矣。假使墨者复起,对之乎?”答曰:“苟得其礼,虽百墨吾亦明白焉。失其正,虽一人犹不能当前也。墨子之所引者,矫称晏子。晏子之善吾先君,吾先君之善晏子,其事庸尽乎。”曹明曰:“可得闻诸?”子鱼曰:“昔齐景公问晏子曰:“吾欲善治,可以霸诸侯乎?”对曰:“官未具也。臣亟以闻,而君未肯然也。臣闻孔子圣人,然犹居处倦惰,廉隅不修,则原宪、季羔侍;血气不休,志意不通,则仲由、卜商侍;德不盛,行不勤,则颜闵、冉雍侍。今君之朝臣万人,立车千乘,不善之政,加于下民者众矣,未能以闻者,臣故曰官未备也。'此又晏子之善孔子者也。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此又孔子之贵晏子者也。”曹明曰:“吾始谓墨子可疑,今则决不妄疑矣。”

    (节选自《孔丛子·诘墨》)

    1. (1) 选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子路烹豚A孔子不问B肉之所由C来而食之D剥人之衣E以沽酒F孔子不问G酒之所由H来而饮之。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孔子语寡人者众矣,俱以为贤圣也,今问于子而不对,何也?

      ②纵有豚酒,不以义,不取之可知也,又何问焉?

    5. (5) 子鱼用了哪些方法来反驳墨子?有人根据文章最后一句话认为,他并没有说服曹明,对此你怎么看?
  • 1.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绿头鸭·咏月

    晁端礼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阑干凭暖,欲下迟迟。露坐久阑干凭暖。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樽素影,长愿相随。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对晁端礼这首词评价很高,认为它“殊清婉”。这种“清婉”的特点在词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 1. 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黑马之吻

    傅菲

    撇角每次看到黑马的眼睛,就会想起那个钓客的话:“你的马,眼睛里盛下了记忆中的整个草原。”撇角想从马的眼睛里找出那片草原,可他找到的是马的孤独,孤独是马眼睛里纯洁的液体。

    它的故乡在北方草原。它站在马厩里,或站在峡谷的某一处草坪上,不像一匹马,而更像那片樟湖,温柔,沉静,又热情澎湃。它健美的体形如湖中山影,它的眼睛明亮,眼睑优美,如湖一般深邃,深不见底。

    他每次给马洗脸,都会托起马头,凝视马的眼睛。他看见蓝天,①看见消失在远方的飞鹰,看见山野的四季,他看到马的心脏在怦怦跳动,看到马奔跑时摆动的臀肌。他用棉布巾给它轻轻地擦眼睛,擦耳朵,然后给它刷脸,它呼呼地打着响鼻,熏热的气息烘着他。

    撇角手头没事就会去马厩看马,马听到了撇角的脚步声,咴咴咴咴地低嘶。马熟悉他的脚步声,熟悉他的说话声,熟悉他的口哨声,即使他不发出声音地走近,它也知道是他来了。它要么打响鼻,要么咴咴嘶鸣,要么踢蹄子,若是在野外,它会跑过来靠近他,昂起头,用嘴巴拱他的身子。

    撇角坐在横栏上,马站在他身边,咴咴地叫,他在马的眼睛里,看见了一种奇怪的东西。那个东西像星空,星空并没有繁星,只有一颗白金色泛着黄晕的星星,天幕则是纯黑的,发出乌铁般的光泽。星空如一个旋涡,飞速旋转,形成的巨大气流拖曳着他陷入其中,他被深深地吸了进去。

    马的秘密藏在深不可测的眼睛里,但撇角不知道马有什么秘密,马无法说出自己的秘密。它扬起头,张开眼睑,露出整个眼睛,像心扉袒露。

    村子距公路远,一条五米宽的水泥机耕道用于出行,村里有人陆陆续续往镇上迁徙,买地建房,爱英和撇角也商量去镇上买地。

    “上哪儿去筹钱呢?”撇角说。

    “把马卖了吧。”爱英说。

    “我舍不得,不到迫不得已的地步,我不会卖马,马卖了,就回不来了。要不,我们把这栋房子卖了。”

    “卖马不影响生活,卖了房子”

    撇角执意卖房留马,他放了很多线出去,要卖房子,可没有一条线有回音。是啊,大家都想卖掉自己的房子,谁会在偏僻的山间买房呢?他便只能牵着马去卖。

    他拉着缰绳,往机耕道走,马似乎知道他的心思,兀自立在那儿,不挪步。他用手掌抚摸着马的脸,说:“你怎么不迈开步子走走呢?我是没办法了才卖你。”马的眼睛一下子涌出了泪水,迈开步子走,撇角又用手掌绷紧它的脸,说:“你怎么这么笨,我是卖你,②你还要迈开步子走?”马的眼中滚圆滚圆的泪珠一直滴落着。

    镇里人都知道撇角养了一匹好马,买马人骑车来到村里,找撇角谈价钱,可价钱一直谈不拢。撇角说:“既然是好马,就得是好马的价钱,它又不是驮货的命,不能当作贱马卖了。”买马的人用鼻子哼哼,说:“你也是四十来岁的人,用你的脚后跟想想,买马不为了驮货,那买它干什么?如果买马只是为了看看摸摸,那还不如买一幅画挂在墙上。”撇角站起来,憋红了脸,说:“你这样说我的马,是侮辱我的马,也是侮辱我。”来了五个买马人,没一个谈成的。

    暑假撇角带两个孩子在珠三角游玩了一圈,回到家,发现马不见了。

    他问爱英:“马去哪里了?”

    “我们商量好了卖马,你卖不出去,我来卖啊。”爱英说。

    “你卖马,我没什么意见,但你得告诉我是谁买了。”撇角说。

    爱英知道自己的老公是个很较真儿的人,说:“李宅桥的喇叭牯买走了。”

    撇角骑上摩托车去了李宅桥,村里人说喇叭牯去荞麦湾驮货了。撇角又去荞麦湾,见马正驮着两袋水泥在山道上走。马挺着腰脊,步子很稳健地走着,被水泥袋子一颠一颠地压着,马咴咴咴低沉地嘶鸣了几声,快步冲过小片荒地,返身往下跑,向撇角奔了过来。喇叭牯被马突然奔下山的勇猛样子惊呆了,他甩着麻绳,骂:“③该死的马,不抽死就是有鬼!”

    撇角张开双手,嘘嘘嘘地吹口哨。马在离他十米的地方站住了,咴咴咴,嘶鸣声低沉,它看着撇角,撇角走向它,它后退。它的尾巴下垂着晃,它的腿部和背部裹着泥垢,它的鬃毛粘着灰灰的水泥粉尘。

    马又被撇角原价买了回来,与其说是买回来的,还不如说是抢回来的。喇叭牯不肯卖,撇角把钱往桌上一扔,吹了吹口哨,马跑了过来,撇角骑上马,马不停蹄地回家了。

    有一次,是月圆之夜,撇角睡不着。他骑着马,在峡谷里悠然慢走。月色如银,峡谷白亮又朦胧,山色青青,月色如湖水般漫溢,寂静的美丽如忍冬花一样盛开。马静静地站在山谷,他静静地坐在马背上,撇角第一次觉得马天生是孤独的。马长久的沉默变得无边无际,像山野一样深邃,马袒露的部分供人理解,而更多的部分深藏着,如头顶上灿然的星空,星星空无之处,是恒久的谜团。人也是这样,肉身是一座庙,心是一尊佛,佛供奉在哪里,谁又知道呢?

    他下了马,来到溪边掬水洗脸,在溪水中,他看到马的身影。马黑得如一尾乌鱼,鬃毛闪亮,泛着银灰色的光泽。马兀自昂着头,望着月亮,撇角突然觉得很悲伤,不知从何而来的悲伤填满他的胸膛。他抱着马头,马歪过头嗅他的脸。

    他的悲伤被马看到了。马的眼神柔和且充满仁慈,马踢了踢蹄子,咴咴咴咴地嘶鸣,他跨上马背,跑向峡谷更深处的山谷。花楸树的叶子轻轻抖落,溪水不紧不慢地流着,月光洗涤着树林,洗涤着空山。撇角哼唱起童年的歌谣,马踏出飞溅的水花,如黑夜一样疯狂、张扬。

    以前,撇角觉得生活特别无聊,上午收货下午打牌,孩子在寄宿学校读书,也不用他花精力多管,生活虽然充满了热望,但大多数时候让他垂头丧气。自从养了马,他觉得每一天都有意思。生活有意思,日子就过得快,像水流进樟湖一样。日子过着过着,湖水就满了,④满眼的澄碧,满眼的狂野。

    (节选自傅菲散文集《灵兽之语》)

    1. (1)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对文中画横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文章划波浪线句子说“马的秘密藏在深不可测的眼睛里”,你认为马的眼睛里蕴藏着哪些秘密。
    4. (4) 作者在《灵兽之语》的创作手记中写道:“我大多时候远离自然现场,讲述的是人与哺乳动物的情感关系、互动关系、伦理关系。”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 1.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历史是人类精神的基本构造,是人类的思维形式,离开了历史就不会有人类的思维。历史是对过去的讲述,无比巨大、混沌一团的过去中被赋予了秩序和意义并且被讲述出来的那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才是我们所说的历史。

    从过去中选择原料、组织模型和生产历史,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智力活动,而对历史的生成、演变、发展和应用这个过程进行考察的学科就是历史学。既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历史,对所使用的历史本身进行考察,确保历史知识的正确与准确,适当地使用而不是滥用或错用历史,就关乎人类的精神健康与心智发育,这正是历史学家的职责。确保这一职责得以履行的,就是历史学家的美德。

    什么是历史学家的美德?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求真”。然而求真不是美德,求真是历史的本性。没有人会说他讲述的历史不够真实,所有人在使用历史时都深信或至少宣称这个历史是真实的。这是由历史在人类精神活动中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讲述真实的过去、忠诚于事实,是历史唯一的特性。当然,许多曾经被认为真实的历史,后来逐渐被排除在历史之外,而归入神话、伪史或编造。历史学的历史表明,太多的历史都已被剔除在历史之外,过去的许多历史知识现在已经被归入神话或伪史。各个文化、各个时代的大多数历史学家都秉持求真的职业精神,然而他们还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制造神话与伪史。求真几乎可以等同于历史学的职业本身,还不能说是一种品德。

    那么什么是历史学家的美德呢?历史学家有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

    因为历史如此有用,生产伪史、篡改历史、制造遗忘,以及滥用或错用历史,就是历史应用的基本形态之一。过去当然是确定无疑的、已经发生的、唯一的,但事实上人们总是因眼前的需要而把过去那个“唯一”改写为“多种”。我们所知道的过去就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复杂的,充满了可能性,是基于一代又一代、一群又一群人的需要而反复改写的结果。从古至今积累了巨量的历史知识库,今天研究历史、写历史的人,主要是面对这个巨量的知识库重新选择和组织素材,赋予目的和意义,这样就写出了新的历史。通过对已知的历史进行考察,确认或者否定前人的某些讲述,在新的问题意识之下生产出新的历史知识。历史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是从已有的历史当中生产出新的历史来。

    我们面对旧的历史知识,首先需要的是批判和怀疑。批判性思维是人类理性的基础,历史思维的价值就在其批判性。我们熟悉的历史,包含着大量的神话与伪史,其中有些将会被揭穿、剔除和取代,有些则因史料匮乏、证据单一而使质疑者无可奈何。怀疑与批判的美德使我们不仅勇于揭破神话、创造新知,而且有助于我们在那些暂时难以撼动的新老神话面前保持警惕、保持距离。如果沉浸在已有论述中不加怀疑、不加批判,那就成了旧历史的囚徒,就失去了选择的能力。没有选择能力,就不会有选择不同方式观察自己的能力,也就不可能生产出新的历史知识。史料自己不会说话,史料不是透明的、无辜的,它们是在特定情形下、由特定作者因特定目的为特定读者写下的。批判和怀疑的品德帮助我们质疑陈说,提出论辩。论辩开掘出通向改变的道路。

    想象力是历史研究的另一大美德。历史给拥有好奇心的人提供“替代性经验”,我们在想象中经历前人的经历。历史是人类思维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我们自己。访问过去好比访问外国,那里的人们跟我们有点像也有点不像,观察他们可以增加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历史是揭示人性的,但不是通过抽象的哲学方式,而是通过让我们经历他人的经历,认识我们共有的人性。

    任何写下来的历史都仅仅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史家必须选择:他要决定什么是重要的,并基于这个判断来确定故事的起点与终点。因为历史教给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多种可能、多种行动、多种方式、多个道路、多种结局。历史给我们提供了抗辩和异议的工具,抗辩和异议,提供了改变现实的可能。

    历史学家为了现实、为了未来才去研究历史,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嗜古的偏好。为了确保当前社会走向期待中的未来,历史学家把过去邀请到现实中来,是为了看清楚我们究竟是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这样,历史学家以回到过去、与过去对话的方式参与现实,以保护我们的未来。

    历史会影响我们的未来,但是真正决定未来的,是我们的现实,是我们当前的立场、意志和选择,以及我们的行动。为此,作为历史学的从业者,应该珍视、保护并培育这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

    (摘编自罗新《历史学家的美德》)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划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
    4. (4) 请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5. (5) 复旦大学历史教授葛兆光曾言:“作为专业学者,应该尽自己的职责去发掘或逼近历史真相。这个根本立场,作为学者我们必须坚守。”请你结合本文,谈谈在坚守历史真相的立场上,历史学者应当有怎样的作为?
  • 1.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密在《陈情表》中用“”两句表明自己原本就希图官职显达、不很看重名誉和节操,希望以此打消晋武帝的猜疑。
    2. (2)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与《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接近的两句是:“。”
    3. (3) “兰”作为重要的意象经常出现在诗人的笔端,古诗词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用“兰”来传情达意的两句是:“。”
  • 1. 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A____。“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①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②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③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虽然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④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⑤——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⑥导致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B____,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____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C____,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文中带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1.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在当下各种文学批评场合中,“厚重”一词频频出现,乃至成为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准。那么,向来以率性自由、轻松随意为特色的散文,是否也需要“厚重”的品质呢?鲁迅先生曾指出,散文随笔是“想到什么就纵谈什么,而托于即兴之比”的一类文章。很长一段时间内,理论批评界多持相似的看法。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散文”的兴起,散文这一古老的文体,无论在篇幅、内容还是思想含量上都得到了全面的扩张,引起巨大的反响,这证明散文完全能够以深沉厚重取胜。

    何为“厚重”?在我看来,首先要谨防“厚重”成为“笨重”。这些年散文创作出现了不少伪“厚重”的作品。它们的一个特点是篇幅长,絮絮叨叨,字数几乎没有上限。有些作者为了追求“大散文”的效果,把几个甚至十几个关系不大的短篇小品合在一起,给每个短篇冠以一个小标题,如法炮制而成的长文“形散神也散”,给读者留下了不好的阅读体验。当然,散文的篇幅向来长短不拘,关键看外在篇幅与内在思想内容是否合拍。如果只是记录一件小事、一个思想片段或者抒发一段情感,就生拉硬扯出一篇长篇散文,显然是大而无当、不符合散文文体规范的。

    与失控的篇幅相伴的是不及物的高谈阔论。在“文化散文”热潮中,搭车蹭饭、东施效颦者不在少数。有些散文作家或者热衷于言说遥远的历史,或者一味地展示神秘、浪漫的地域性或民族性文化,似乎不如此写,作品就没有深度,就不能吸引人。有历史关怀,描写多样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这类散文在立意上大多虚张声势,抒情上则矫揉造作,议论上不过是生硬的说教。在煽情、说教无以为继的时候,则往往以繁复的史料或冗长的考据代之,看似琳琅满目、翔实丰赡,实则连篇累牍、臃肿不堪。这样的散文不是“厚重”而是“笨重”,它们失去了散文本应有的轻盈和灵动,也离文学美越来越远。

    散文“厚重”与否并不以篇幅为据,也与流于表面的宽阔和宏大无关,关键还是看其所拥有的精神体量。作家如果有丰富的学养、深刻的见识和灵活的笔触,其创作的长篇散文当然更能打动人心。但短小的散文同样也可以产生“厚重”的气象。鲁迅的小品杂文往往微中见著、以小寓大,篇幅短小并不影响其博大精深、汪洋恣肆。这正如徐懋庸对小品散文的定义:“小品文虽小,但必须有和写大作品一样的思想的体系,智识的基础,技术的程度。狮子搏兔,牛刀割鸡,小品文的做法有如是者。”

    文学创作应与时代同频共振,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些伪“厚重”的散文之所以显得笨重、华而不实,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离开自己最熟悉的时代和生活,去涉足缺乏案头功夫和知识储备的题材领域,最终见诸笔端的只有肤浅、空洞的议论,而无实实在在的思想内涵。好的散文作品,是作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奉上一份沉甸甸的时代见证词。追求“厚重”,不一定非要取材于遥远的历史和抽象的文化,每个人都身处时代之中,作家如果与时代声息相通,就拥有了最熟悉的题材,即使从身边琐事写起,也能通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即便所写的是凡人凡事,也可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厚重感自然也会随之而来。或者说,时代本身就是厚重的,“厚重”的散文必定是紧扣时代脉搏,表现沸腾的时代生活,关切同时代人的生存现状,或追问形而上的哲学问题。

    但是,强调时代关怀的同时也要避免空喊口号。文学评论家王尧认为,日常生活是时代的肌理,时代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生长。确如其言,要想时代关怀不落空,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散文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俗世众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此方能看清时代的面容,倾听时代的呼吸。多年来,围绕历史、文化、生态、哲学等话题展开书写的散文轮番上场,描写日常人生和人情冷暖的散文也不少,但后者受关注的程度和在理论批评界中的影响一般不及前者。个中缘由,无非是日常体验零碎、扁平,无法承载厚重的思想。这显然是一种偏见。日常虽然简单、平凡,却是所有宏大和厚重的起点,也是其基本的组成要素,正是它们的叠加和联动,最终构筑出时代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汪曾祺的散文,或忆旧怀人,或谈吃论喝,或絮语家常,或记风土人情,看似琐屑,实则灵动舒展、情真意切,几乎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诗意和美,不可谓不厚重。

    同时,所有的文学创作都需要有个人的气度和温度,正所谓“文如其人”。与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相比,散文中的个人和自我比诗歌更为亲切自由,比小说更为直接明快,特别是现代白话散文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相对于其他文类,散文是一种更具私人化、个性化的写作。而个性与共性是相互成全的,具有个人精神印迹的散文,往往能深刻地传递出人类共有的厚重情感。以此观之,一篇散文作品要达到“厚重”的境界,作者必须深入地解剖自我,在思考和表述中张扬个人的气质和胸襟,展示个人的人格与智慧,如此方可“思接千载,视通古今”,成就万千气象。

    有分量和力度的散文往往伴随着理性的思辨与灵魂的锤炼,但如何让“厚重”的思想具体可感而不显得冰冷抽象,这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从细节经营起。

    散文重在表达真情实感,而情感与体悟是否真诚深切、直击人心,关键看细节是否生动、饱满。丰盈而又充满意味的细节描写,是散文作者敏锐洞察力的外在表征,凝聚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社会历史、天地人心的深刻体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个人生命的体温和热力。

    尽精微而至广大,细节的力量正是来自此。

    (节选自王炳中《“厚重”散文的品相与质地》,有删改)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选项中名家对散文的看法,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 )
    4. (4)  在二、三、四段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何为厚重”?请简要说明。
    5. (5) 有评论家认为,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具有很强的“厚重”感,请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
  • 1.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甫在《登高》中用“”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描绘自己常年漂泊他乡,遭受病痛的孤苦境况。
    2. (2) 当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权贵的时候,许多有志之士往往喜欢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3. (3) 词人喜欢把抽象的愁绪具象化,比如,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解猛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类似的句子:“
  • 1. 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煤油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央起豆腐,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是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在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地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是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①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是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下。我们是外地人,除上学校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②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人,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③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1. (1) 与文中加点词“洋炉子”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2) 文中三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中都有“老”,它们虽然意思相同,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分别概括。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而王安石在《易家论解》中却强调:“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

    上述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