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8·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 现象。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市内涝防治成了汛期防灾的“新课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5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损失相比江河洪水的损失要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然而,自2004年以来,有4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1998年(2551亿元)。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材料二:

        一旦城市遭遇强暴雨袭击,突然倍增的洪水如果无处可去,当然会在城市里肆意奔流,于是,道路瞬间成“河流”,广场立即变“湖泊”,建设在河道、湖畔等低洼地带的居民区、工厂等,随之成了泽国。现今的中国,城市内涝日趋严重。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来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山林湖泊等生态系统被肆意破坏。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被柏油路、水泥路等硬化路取代,用来蓄水的低洼地被填平,湿地和湖泊变成了住宅,下凹式立交桥越建越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充分(如地下车库、地铁等),种种做法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从而直接导致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市政管网来排走雨水已是杯水车 薪。另外,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的极端性强降雨频次呈现上升趋势,加之受厄尔尼诺等各 类极端天气现象影响,越来越大的降水量也带给城市越来越大的挑战。

    (摘编自新华网《雨季总“看海”,城市内涝如何解?》)

    材料三:

        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建设一个“海绵城市”,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办法。

        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我国自2015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截至2017年4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目前,海绵城市试点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加以检验。

    (摘编自《经济观察报》文章《反思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

    材料四:

        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至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从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政策制定者还需要在决策时全面权衡。首先,从城市的现实规模、生态出发,建设海绵城市有没有必要?如果一个城市本身就拥有发达的水系足以实现有效排水,那么另投一笔资金建设海绵城市是否划算?其次,在制定规划时是否对整个城市生态进行过系统的统筹?假使主政者总是罔顾城市发展自身规律,肆意妄为,那么再有吸附力的“海绵”恐怕也有限度。

        解决城市内涝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评价,我们是否有可靠的评价系统?假使都像一些地方“治水”那样,钱花出去了却不问效果,到头来公共财政打了水漂,大家依然只能“看海”。

    (摘编自《南方日报》文章《面对海绵城市须回归理性》)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 . 材料一结合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十多年来我国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递增的严重的情况,说明人们必须正视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 B . 材料二与材料三都认为从事排水系统的改造虽有其合理性,但是解决城市内涝的关键不在市政管网排水系统。 C .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但要看到全部功效,还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检验。 D . 材料四站在理性审视海绵城市建设进程的立场,给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政策制定者能及时采纳,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就可指日可待。 E . 海绵城市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城市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就不可能建设真正的海绵城市。
    2. (2) 为解决我国城市内涝,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