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8九下·广东模拟)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投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为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贡献中国智慧。我国既是国际规则的遵循者、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和推进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化源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车、汽车、铁制轮船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电报成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材料三:“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资本和原材料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材料四:如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

    1. (1) 材料一中为何提到1492年是“全球化的开始”?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我国就曾开辟了一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这条通道被称为什么?
    2. (2) 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领域的标志性发明分别是什么?材料二中提到两次工业革命为全球化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有哪些具体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以来在“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方面出现了哪些新因素?
    4. (4) 从材料四的漫画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5. (5) 综合上述材料,作为全球化的“建设者和推进者”,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什么举措来引领全球化转型的推进战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