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7高二下·玉溪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熊希龄:“此君一出天下暖”

        熊希龄出生于湘西凤凰城沱江河畔一个三代从军的军人家庭。熊希龄幼时即表现出惊人的天赋,一本《三字经》,三四天就能背熟,“神童”之誉,不胫而走。稍大,又凭满腹才情,名满三湘。

        二十四岁,熊希龄顺利中了进士,与张骞同榜。在殿试时,光绪帝很欣赏他的文笔,在他的考卷上用朱笔御批:“笔摇五岳,气行全球,横扫五大洲,杰作也。”年纪轻轻就被“点翰林”,仕途可谓前途无量,春风得意。可是,就在他入翰林院不到两个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民族危亡激起了熊希龄的满腔豪情和报国之志,腐朽如槁木的清王朝,已承载不了他的理想之舟,“分道扬镳”成为必然。他给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湖南维新运动兴起,他以在籍翰林身份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并参加谭嗣同创立的南学会。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熊希龄因在赴京途中骤病,未能按时到京而逃过一劫,但也被清廷“革职永不叙用,发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回到老家的熊希龄,闭门读书,养精蓄锐。

        寒来暑往,岁月更替,静待中的熊希龄等来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国内立宪呼声如浪潮高涨,一向闭关自守的清廷和心扉紧闭的西太后,迫不得已派遣五名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新任湖南巡抚端方就是其中之一。端方非常爱惜熊希龄这位才子,一旦机会来临,他就大力保荐。就这样,熊希龄充任五大臣的随员,一起出访。

        这番国外游历,丰盈了熊希龄的阅历。回国后,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又奏调他任东三省屯垦局会办兼奉天造币厂总办。东三省的经济,在他的长袖善舞下,如雨后春笋,一派生机,熊希龄的头上,也冠上一顶“理财能手”的高帽。

        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粉饰太平,竭力拉拢进步党人组阁,熊希龄自然是负责组阁的不二人选。熊希龄以“不问党不党,只问才不才”的原则组阁,熊氏内阁有“第一流人才内阁”和“名流内阁”之称。这届内阁不是浪得虚名,真可谓人才济济。当上民国首任民选总理的熊希龄,雄心勃勃,自然渴望有番作为,他力图建立起“真正共和国”。

        可是,袁世凯让熊希龄组阁,本来就只是一种姿态,一个过渡,是利用“名流”来装点门面对付国民党。当他的目的达到后,“名流内阁”便沦为累赘。熊希龄作为一个读书人,虽然才华横溢,有谋有略,处处被袁世凯玩弄于股掌中。

        熊希龄和那个时代的一群人的命运,都输给了那个乱世。熊希龄开始筹办香山慈幼院,穷后半生之力从事慈善教育事业。这个转身虽不华丽,甚至有些无奈和凄怆,但民国从此多了一位不可多得的慈善大家,使得乱哄哄的世道,有了一处安宁的荫蔽,风雨凄迷的漫漫长路,有了一个歇息的长亭。

        熊希龄把香山慈幼院打造成一所特殊的学校,一座新式教育的试验园地。慈幼院与其他国民学校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推行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合一”的教育体制,并且对孤贫儿童的衣、食、住及学习、生活用品全部免费。慈幼院的教育理念和创办实绩,为当时社会所公认,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开创了中国慈善教育的先河。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已淡忘政治的熊希龄又萌发了爱国热忱。他宣布香山慈幼院中学全部男生停止文化课学习,集中到北平青龙桥三校进行军事训练,准备将达到一定年龄的学生,输送给抗日意识较强的冯玉祥的抗日部队做后备军。他多次亲临军训现场,鼓励学生说:“在此抗战时间,乃千载一时之机会,吾人不于此时努力尽责,更待何时?余意少壮青年,亦须于此时磨炼困难,为国服务,读书何为?逃难何为?”

        熊希龄是决心奔赴国难的,他做好了死在战场上的准备,他办的两件事格外引人瞩目:一是为自己在香山建了生圹;二是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捐充慈善教育事业。沪宁相继沦陷后,熊希龄和夫人毛彦文忧心如焚,乘船赴香港为难民和伤兵募捐,后准备绕道广州返回湖南,以期再为苦难中的家国尽绵薄之力。但因积劳成疾,熊希龄突发脑出血,抛下他未竟的事业、深爱的妻子和数千名孤贫儿童,走了。

    ——节选自《名人传记》

    1.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抗日战争爆发后,熊希龄将慈幼院经过军事训练的适龄男生输送给冯玉祥做后备军,并亲临军训现场,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报效祖国。 B . 熊希龄是中国慈善教育的开拓者,经营香山慈幼院,推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合一”的教育体制。 C . 在民族危亡之际,熊希龄充满豪情壮志,向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并协助其推行新政。 D . 熊希龄曾与张骞同榜,在科举考试中,深受光绪帝的赞赏,考卷还得到光绪帝的朱笔御批,真可谓春风得意。
    2.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熊希龄经历国外游历后,兼收并蓄国外先进经验,治理东三省时,经济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惊叹。 B . 熊希龄中进士点翰林步入政界,仕途一帆风顺,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得到端方的大力保荐,充任随员。 C . 当熊希龄看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时,用捐出家产的实际行动支持抗战,无怨无悔,将温暖送到了人间。 D . 熊希龄雄心勃勃,渴望有番作为,组建一流的内阁,人才济济。却被袁世凯所欺骗,一番付出,付诸东流。 E . 熊希龄出生于显赫的家族,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之下,表现出聪颖的智慧,享有“神童”之誉,名满三湘。
    3. (3) 蔡元培先生撰写的一副对联:“宦海倦游,还山小试稚幼院;鞠躬尽瘁,救世惜无老子军。”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君一出天下暖”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