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乙]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

    [注]①乘:古代的兵车一辆叫一乘。古代的国家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其大小。②餍(yàn):满足。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所识穷乏者我与     ②为后义而先利 

    2. (2) 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B .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C .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D .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3. (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4. (4) 请结合[甲][乙]选文内容,简要说明孟子在两文中的主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