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上·郫都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异二者之为 或:或许 B . 树林阴 翳:遮盖 C .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乐:快乐 D . 饮三大白而别 强:尽力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居庙堂高 先天下忧而忧 B . 物喜,不以己悲 醒能述文者,太守也 C . 太守归宾客从 不知人之乐 D . 湖中焉得有此人 有痴似相公者
    3. (3) 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不因为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B .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件事的,是太守啊。

      C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翻译:(他们)问我姓氏,(我)说是金陵人,客居此地。

      D .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翻译:他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三篇短文都集中表现了一个“乐”字。甲文表达了作者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乙文表达了作者纵情山水,与民同乐的理想追求;丙文则表达了偶遇知己之乐,饮酒之乐,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 B . 三篇短文都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甲文论述了“古仁人”的心思表现;乙文论述了作的政治理想;丙文论述了湖心亭的奇遇。 C . 三篇短文都采用了恰当的句式。甲文的“微斯人,吾谁与归”用疑问句表达了内心的慷慨悲凉;乙文的“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以设问解开悬念;丙文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以感叹的形式表达巧遇知己的欣喜。 D . 三篇短文都巧妙地表现了文章主旨。甲文假托古圣立言,点明主旨;乙文借禽鸟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托出主旨;丙文借舟子话中的“痴”含蓄地表达了主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