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 单选题
  • 1. (2024八下·沂水月考) “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逐渐认识了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读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从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到观测月食、完成环球航行,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依次经历了( )
      A . 观察推测→直觉推断→实地考察 B . 直觉推断→观察推测→实地考察 C . 实地考察→观察推测→直觉推断 D . 实地考察→直觉推断→观察推测
    2. (2) 小明同学搜集的史实材料:6000多年前就有 “天圆地方”的观念。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天圆地方”的矛盾,对天地的认识演化为《周髀算经》中的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比“天圆地方”有了很大的进步,体现在( )
      A . 地球是一个球体 B . 地平面实际上是一个平面 C . 地平面实际上是球面 D .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3. (3)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是( )
      A . 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B . 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C .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D . 证实了“天圆地方”
    4. (4) 现在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列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 )
      A .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B .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C .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 . 地球公转一周时间是一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