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4六上·鼓楼期末) 文学性文本阅读

    童年(节选)

    高尔基

    ㅤㅤ外祖父那干瘦但却匀称的身躯依偎着我,他讲起了自己童年时代的艰苦岁月。他用词很粗鲁、难懂,但讲得很流畅,有条有理。

    ㅤㅤ他那双绿莹莹的眼睛充满着热情,闪闪发光,金色的绒毛欢乐地竖起来;他那尖尖的嗓音变得又粗又重,对着我的脸(____):

    ㅤㅤ“你到这里来坐的是轮船,是蒸汽送你来的,可是我年轻的时候,得靠自己的力气拉纤,在伏尔加河上拉船。船在水里走,我赤着脚在岸上拉纤,踩着又尖又利的碎石子,就这样从日出到黑夜,不停地拉呀,拉呀。太阳晒得后脑壳直冒油,脑袋里像烧化的生铁似的,可还得不停地拉,腰弯得头点地,弯得浑身骨头‘格格’响,汗流满面,浸得睁不开眼,看不见路,心里只想哭,眼泪不住地流。阿廖沙,你要知道,什么话也不能说,只能埋头拉纤,不停地走。有时候滑脱了纤索跌倒了,跌个嘴啃泥,这倒该高兴,力气都用尽了,跌一跤也能喘口气,歇那么一小会儿……就这样,我沿着伏尔加这条母亲河的河岸走了三趟:从辛比尔斯克到雷宾斯克,从萨拉托夫到这里,阿斯特拉罕,马卡里耶夫,咱们的集市。这三趟足足有几千俄里!到了第四个年头,我就当上了船上的工长,因为我向老板显示出我的聪明才干!”

    ㅤㅤ听着外祖父的讲述,我仿佛觉得他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变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了童话中的大力士,他一个人用纤绳拉着一艘巨大的灰色船沿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

    ㅤㅤ有时他从床上跳下来,神气活现地挥动双手,一面给我演示纤夫们拉着纤绳走路的样子,表演纤夫们如何从船舱里排水,一面唱着纤夫的歌谣。后来他又像年轻人那样纵身跳回到床上,一举一动都变得优美异常,声音更加深沉、粗重了,继续讲下去:

    ㅤㅤ“你听着,阿廖沙,当我们停下来,休息歇脚的时候,那情景就不同啦。夏天的傍晚,在日古利山,我们通常是在那座绿山脚下找一个地方,生起篝火,在篝火上煮稀饭。一个穷苦的纤夫唱起了心爱的歌谣,所有的人也都跟着他唱起来,歌声震耳,让你听了浑身直打战。这时,伏尔加河的流水仿佛流得更快了,河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直冲云霄!这时,一切的痛苦都像尘土似的随风而去。有时候,大伙儿只顾唱歌了,锅里的稀饭溢出来,那个专管煮饭的纤夫头上就得挨勺把子。玩耍的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但不能忘了该做的事!”

    1. (1)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字表达。仔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可以在括号里补充哪些能表示“说”的词语或短语(任写一个),再说说这么补充的原因。
    2. (2) 关注人物形象是阅读小说的重点。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的句子。
    3. (3) 关注场面描写。

      ①外祖父讲述的内容中描绘了两个场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②作者在描绘这两个场景时,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