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4六上·峨山期末) 课内:阅读《竹节人(节选)》,完成习题。

    ①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②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③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④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⑤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⑥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⑦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⑧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⑨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⑩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

    ⑪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⑫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1. (1) 阅读时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①想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应浏览选文后仔细阅读第自然段。

      ①想知道怎么玩竹节人,浏览选文后,重点阅读第自然段

    2. (2) 根据选择的阅读内容,完成下面的“竹节人制作及操作指南”。
      竹节人制作及操作指南
      材料 



      第一步: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第二步:
      第三步:



      第一步: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使竹节人立起来。
      第二步:
      第三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
    3. (3) 张华在阅读选文时,重点阅读了第⑨、⑩自然段,他的阅读目的很可能是,他应采用的最恰当的阅读方法是

      A.写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
      B.体会竹节人给人带来的乐趣。

      C.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D.一边详细阅读,一边制作并演示。

    4. (4) 如果要聚焦对老师的描写,你会读第自然段,这两段对老师进行了动作和神态描写,也从(正面/侧面)说明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