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七下·南宁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夏曰:“博学而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诸葛靓在吴,朝堂大会。孙皓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 , 如斯而已!”皓闻之大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有改动)

    【注】①诸葛靓(jìng):字仲思,他父亲诸葛诞反司马氏,被司马昭杀害。他入吴国,任右将军、大司马。吴亡,逃匿不出。②朝堂:君臣议政的场所,③孙皓:吴末君主。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人谋而不忠乎:              

      博学而志:

      朝堂大会:                

      皓闻之大 

    2. (2) 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 B . 【甲】文中的“博学”“笃志”“切问”“近思”都被视为提高个人修为的方法。 C . 【乙】文中的“卿”是古代君王对大臣的称呼,古代还用“令尊”称呼自己的父亲。 D . 【乙】文中诸葛靓的回答反映出其性格方正,也从侧面反映了诸葛家族的优良家风。
    3. (3) 用“/”给乙文中的划线句子断句,限断1处。

      事 君 思 忠 朋 友 思 信。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卿字仲思,为何所思?

    5. (5) “凡思之属皆从思”。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思”的异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