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文学作品阅读

    黄昏里的男孩
    余华

    ①孙福正坐在秋天的中午里,守着一个堆满水果的摊位。明亮的阳光照耀着他,使他年过五十的眼睛眯了起来。他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显得灰蒙蒙,就像前面的道路。一辆汽车从他身旁驶了过去,卷起的尘土像是来到的黑夜一样笼罩了他,接着他和他的水果又像是黎明似的重新出现了。

    ②在那一片尘土过去后,他看到了这个男孩,穿着脏衣服,黑亮的眼睛注视着他,一只手放在他的水果上,指甲又黑又长。他手举起来,像驱赶苍蝇一样说:“走开。”男孩缩回自己黑乎乎的手,对孙福说:“我饿了。”孙福看着这个男孩,皱着眉说:“走开。” 

    ③男孩的身体似乎抖动了一下,孙福响亮地又说:“走开。”男孩吓了一跳,然后两条腿挪动了。突然,他看到男孩正在飞快地跑去。手正抓着一个很圆的东西,他看清楚了,男孩手里抓着的是一只苹果。孙福喊叫了起来:“抓小偷!抓住前面的小偷……”

    ④时候已经是下午,男孩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逃跑,他气喘吁吁,两腿发软。当孙福追到他时,他将苹果举到了嘴里,使劲地咬了一口。孙福一只手抓住他的衣领,另一只手去卡他的脖子。孙福向他喊叫:“吐出来!吐出来!”孙福挥手给了男孩一巴掌,向他喊道:“你给我吐出来!”男孩紧闭鼓起的嘴,孙福又去卡他的脖子:“吐出来!”男孩的嘴张了开来,孙福看到了他嘴里已经咬碎的苹果,就让卡住他脖子的手使了使劲。有一个人对孙福说:“孙福,你看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你会把他卡死的。”然后孙福松开卡住男孩的手,指着苍天说道:“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小偷……吐出来!”男孩开始将嘴里的苹果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就像是挤牙膏似的。孙福又用手将他的嘴掰开,蹲下身体往里面看了看后说:“还有,还没有吐干净。”于是男孩继续往外吐,吐出来的全是唾沫,唾沫里夹杂着一些苹果屑,吐到最后只有干巴巴的声音,连唾沫都没有了。

    ⑤孙福看看四周的人,对他们说:“从前我们都是不锁门的,这镇上没有一户人家锁门,是不是?”有人在点头,他继续说:“现在锁上门以后,还要再加一道锁,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小偷,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小偷。”男孩仰着脸,眼睛出神地望着他,似乎是被他刚才的话吸引了。男孩的表情让孙福兴奋起来了,他说:“要是从前的规矩,就该打断他的一只手,哪只手偷的,就打断哪只手……”孙福低头对男孩叫了起来:“是哪只手?”男孩浑身一抖,很快地将右手放到了背后。孙福一把抓起男孩的右手,给四周的人看,他对他们说:“就是这只手,要不他为什么躲得这么快……”男孩这时候叫道:“不是这只手。”“那就是这只手。” 孙福抓起了男孩的左手。“不是!”男孩叫着,想抽回自己的左手,孙福挥手给了他一巴掌,男孩的身体摇晃了几下,孙福又给了他一巴掌,男孩不再动了。孙福揪住他的头发,让他的脸抬起来,冲着他的脸大声喊道:“是哪只手?”男孩睁大眼睛看着孙福,看了一会后,他将右手伸了出来。孙福抓住他右手的手腕,另一只手将他的中指捏住,然后对四周的人说:“要是从前的规矩,就该把他这只手打断,现在不能这样了,现在主要是教育,怎么教育呢?” 孙福看了看男孩说:“就是这样教育。”接着孙福两只手一使劲,“咔”的一声扭断了男孩右手的中指。男孩发出了尖叫,声音像是匕首一样锋利。然后男孩看到了自己的右手的中指断了,耷拉到了手背上。男孩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

    ⑥孙福对四周的人说:“对小偷就要这样,不打断他一条胳膊,也要扭断他的一根手指。” 说着,孙福伸手把男孩提了起来,他看到男孩因为疼痛而紧闭着眼睛,就向他喊叫:“睁开来,把眼睛睁开来。”男孩睁开了眼睛,可是疼痛还在继续,他的嘴就歪了过去。孙福踢了踢他的腿,对他说:“走!”孙福捏住男孩的衣领,推着男孩走到了自己的水果摊前。他从纸箱里找出了一根绳子,将男孩绑了起来,绑在他的水果摊前。他看到有几个人跟了过来,就对男孩说:“你喊叫,你就叫‘我是小偷’。”男孩看看孙福,没有喊叫。孙福一把抓起了他的左手,捏住他左手的中指,男孩立刻喊叫了:“我是小偷。”

    ⑦孙福说:“声音响一点。”男孩看看孙福,然后将头向前伸去,使足了劲喊叫了:“我是小偷!”孙福看到男孩的血管在脖子上挺了出来,他点点头说:“就这样,你就这样喊叫。”

    ⑧秋天的阳光照耀着这个男孩,他的双手被反绑到了身后,绳子从他的脖子上勒过去,他的身旁是他渴望中的水果。只要有人过来,他就喊叫:“我是小偷。”

    ⑨孙福坐在水果摊位后面,心满意足地看着这个男孩。他不再为自己失去一只苹果而恼怒了,他开始满意自己了,因为他抓住了这个偷他苹果的男孩,也惩罚了这个男孩,而且惩罚还在进行中。很多人都好奇地看着这个喊叫中的男孩。孙福对他们说:“我也是为他好。我这是要让他知道,以后再不能偷东西。”说到这里,孙福响亮地问男孩:“你以后还偷不偷?” 男孩使劲地摇起了头。“你们都看到了吧?”孙福得意地对他们说。

    ⑩这时候天就要黑了,孙福给他解开了绳子。“扑通”一声,男孩倒在了地上,他就对男孩说:“我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偷东西。”说着,孙福骑上了板车,沿着宽阔的道路向前骑去。男孩一动不动地躺了一会以后,慢慢地爬了起来,又靠着一棵树站了一会,然后他走上了那条道路,向西而去。

    ⑪他瘦小的身体走在黄昏里,一步一步地微微摇晃着走出了这个小镇。有几个人看到了他,他们知道这个男孩就是在下午被孙福抓住的小偷,但是他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来自何处,当然更不会知道他会走向何处。他们看着他走进了远处的黄昏,然后消失在黄昏里。

    1. (1) 【情节梳理】阅读全文,梳理故事。

      孙福发现男孩偷了他的苹果→①

      →②

      →③

      →男孩消失在黄昏里

    2. (2) 【人物梳理】同学整理出小说中很多重复的句子,并进行讨论,请你参与。

      我发现小说人物的语言有很多重复之处,比如孙福的“走开”“吐出来”“是哪只手?”“你以后还偷不偷?”,还有男孩的“我是小偷”等。

      通过揣摩分析这些重复的言语,我能更充分地了解孙福的人物形象:

    3. (3) 【环境品读】环境描写是小说无声的语言,请结合小说情节,分析以下环境描写的作用。

      他瘦小的身体走在黄昏里,一步一步地微微摇晃着走出了这个小镇……他们看着他走进了远处的黄昏,然后消失在黄昏里。

    4. (4) 【主题探究】同学在阅读余华《黄昏里的男孩》时发现小说原来的结尾是这样的:

      这天晚上,孙福像往常一样去小店打了一斤黄酒,弄了两样小菜,然后在八仙桌前坐下,慢慢地喝着黄酒。很多年前,在这间屋子里,他和他的妻子,还有他们的儿子,在这间屋子里没完没了地说着话。后来,在一个夏天的中午,几个男孩跑来告诉他,他的儿子沉入不远处池塘的水中了。他狂奔起来,妻子在后面凄厉地哭喊。他们永远失去儿子了。再后来,他们平静下来,像以往一样生活。一个冬天,一个剃头匠挑来到他们门外,他的妻子追随剃头匠而去了。

      过去的生活凝聚成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贴在墙上,他、妻子、儿子在一起。儿子在中间,戴着一顶比脑袋大了很多的棉帽子。妻子在左边,两条辫子垂在两侧的肩上,她微笑着,似乎心满意足。他在右边,一张年轻的脸,看上去生机勃勃。

      有人提出这个结尾和主题关系不大,建议删掉。有人认为以上结尾体现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不能删掉。请结合小说要素和主题,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