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贺州模拟) 文言文阅读

    [甲]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韩诗外传》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

    【注释】①仆: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病,担心。

    1.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花之隐逸者也子知之乎 B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潭中鱼可百许头 C . 可以免于患乎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 . 善哉言乎陈康肃公善射
    2. (2) 下面对《爱莲说》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从莲的生长环境、风度气质、体态香气方面,描绘了莲的特点。 B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流露了作者对众人爱牡丹的羡慕之意。 C . 文章写菊花和牡丹,是为了更好的衬托莲花的品格。 D . 文章的语言骈散结合,长短交错,整齐中不乏变化美。
    3.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4. (4) 联系上下文分析【甲】文第二段中“噫”这个词的作用。
    5. (5) 有人作了三幅画,分别是莲花、菊花、牡丹,若选一幅送给孙叔敖,你觉得哪幅合适?请根据两文内容,说说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