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上·江都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选自《孟子》)

    【乙】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齐桓公:春秋诸侯,五霸之一。②管仲:齐桓公的贤相。辅佐桓公成霸业。③君人者:指国君或皇上。④与:亲附,拥护。⑤非:非难,责怪。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而去之 委:②亲戚之 畔:

      ③王者何贵 贵:百姓为天 以:

    2. (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非 谓 苍 苍 莽 莽 之 天 也 君 人 者 以 百 姓 为 天。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4. (4) 【乙】文中“”,印证了【甲】文的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与管仲在治国思想上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进行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