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七上·月考)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礼记·礼运》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

     

    材料A下图是在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里面的铭文记载说:周成王封克做医(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医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材料B《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材料四: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泰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左图)经研究发现,该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斐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哀的家书。在家书里,黑夫兄弟问候和关切家人。还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

    1. (1)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我国史前时期的哪一种民主制度?该制度选拔部落首领的标准是什么?
    2. (2)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其中“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的标志着是什么?
    3. (3) 材料A和材料B中提及到的制度是

      材料A和材料B都是研究西周制度的史料,但史料类型不同。史料一般包括实物遗迹史料、文献史料、口述《传说》史料等几类,它是我们发现、解释历史的重要依据,而实物遗迹是第一手史料,是真实历史的直接证据。其中:属于一手史料的是,属于二手史料的是

    4. (4) 材料四黑夫与惊的木牍家书中包含的历史信息佐证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一内容?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能从根本上瓦解奴隶制度?
    5. (5) 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