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上·英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己卯上元 , 予在儋州 , 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地名。这是苏轼被贬在海南儋州时写的一篇小品文。③民:指汉族人;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④过:苏轼的小儿子。⑤韩退之:唐文学家韩愈。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___
      A . 有老书生数人来        及鲁肃寻阳 B . 予欣然之        择其善者而 C . 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        康肃忿 D . 远去        解衣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

    5. (5) 根据【甲】【乙】两篇选文,请你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这两篇文章虽然都是苏轼被贬后所写,但作者的心情都是达观的。

      小语:虽然苏轼仕途不如意,但我也能读出他跟韩愈的不同。不过我觉得自己对乙文中的“笑”理解还不深刻,你能和我分享一下你的感悟吗?

      小文:我从“放杖而笑,孰为得失”和“然亦笑韩退之”这两句中,读出了①

      小语:你说的对,甲文的“闲”字也用得妙!我从这个词读出了②

      小文:看似平常的词语意蕴是这么的丰富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