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上·新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昼出耘田夜绩麻

    董国宾

    ①“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代范成大的诗里说农民白天在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还说村里的男男女女各忙农活,连顽皮的小孩童也学着做农事。这首古体诗,从头至尾记述了农民的辛勤耕作,流溢出浓浓的乡间生活气息。诗中的“绩庥”,更让我发现原来母亲所种的苎麻也能在古代名家的笔下走诗,年幼的我每每朗读到这首诗时都会十分用心,并感到无比自豪。

    ②母亲识不了几个字,怎知苎麻还能成诗? 农耕时光里,勤快的母亲早出晚归,从远处河沟里拎来一桶水浇下去,然后直起腰来站在那块薄地上。懵懂的我隐约感到,辛劳的母亲种下去的不仅是苎麻,还是诗! 母亲却浑然不知,只知道没日没夜地在那块薄地上不停地劳作,在一个叫故土的地方安分地度年月。

    ③苎麻长成了,一小块薄地满眼葱绿,一棵棵半人高的苎麻快乐地挤在一起,站成了一小片茎直叶茂的麻林。母亲揩一下额头,轻快地拿起了镰刀,喜悦地开始采割,她精心开垦的地块终于收获了。一捆捆苎麻运至家中后,勤快的母亲又开始了麻丝的制作。

    ④母亲先将收割来的苎麻放入河沟浸泡。过些日子,经过浸泡的苎麻被剥下麻皮,母亲再用麻刀麻利地刮掉硬质木皮(即刮青)获得生麻,然后母亲将生麻泡在水里使其脱胶变软,晒干后,将麻皮一丝丝分细,麻丝就制作成了。 闲不住的母亲还要将许多麻丝放在一起,然后反复地搓捻,直至它们完全融合在一起,变成麻绳,这个过程便是宋代范成大诗中所说的“绩庥”。母亲也像诗里说的那样,总在白天农忙之后,不知疲倦地于夜间搓麻绳,夜深人静了,母亲仍在屋子里忙活计。

    ⑤乡村的夜悄悄走来了,一盏如豆的灯火铺开暗黄的光,母亲抖动的影子晃动在屋舍的一面土墙上。在童年的记忆中,制作麻丝是个最有生趣的环节,瘦削的母亲蹲在屋子狭小的空间里,手握麻鼓,紧紧压住一缕缕麻皮,利落地抽出一丝丝麻丝来。母亲的动作轻便快捷,这一幕是我年幼的脑海里抹不掉的一抹痕迹。儿时的我喜欢读古诗,尤其是范成大的“绩麻”诗,每每此时,我没长大的思想里总会展开无尽的想象。我恍惚看见,一代代人在无声无息的劳作中,将麻丝搓成坚实有力的麻绳,便有了有关“绩麻”的名诗和名句。我还会从绩麻的每个动作中,看到飞奔的马车和一串串行走的脚印,还能闻到一碗碗米香。其实,还有更多我无法目及和想到的场景。

    ⑥母亲抽麻丝及搓麻绳,都离不开麻鼓。麻鼓又叫麻线鼓、麻砣,这种农家常见的实用器物颇有情调。我家的麻鼓呈圆柱形,小拳头大小,石质。那样的时光里,不停歇的母亲在寂夜里忙活计。这时的小麻鼓也最忙,抽麻丝时,它被紧抓在母亲的指尖;搓麻绳时,它又跳出来,乖巧地帮着母亲,就好像是一个筋骨健实又听话的小童。 细述起来,小麻鼓还是个可赏可喻之物,其顶端有一小凹坑,撒些草木灰进去,可供绩麻防滑之用,我们那儿管这叫灰塘。 其周边大都雕刻不同的民俗风情图案和吉祥纹饰。我家盈盈可握的小麻鼓周边雕琢的是几条欢跳的鲤鱼。这鱼取“余”之意,寓意年年有余,农家生活富足美好。劳作的母亲找外村的工匠做了这样的麻鼓,心里便装进了从没向我表白的梦想,在一条走不完的路上,用闲不下来的双手雕刻岁月。 在母亲人生的旅程中,黑夜也是白天!

    ⑦记忆中的母亲常常在夜间绩麻,每当麻丝被搓成一捆捆麻绳后,母亲总是出神地瞧过去,蓄满了发芽的种子的眼神像收不住的脚步,穿行在不老的时光中。 而在这继续行走的光阴里,一个个麻垫做成了,一个个麻毯加工成了艺术品。 巧手的母亲还会在每个麻垫和麻毯上,绣出一个个美丽的花朵图案,一向苛求于事的母亲点点头,择个晴好的天气,便运到城里卖出去。

    ⑧等有了糖吃,有了一件像样的童衣裹在我身上,农耕不辍的母亲也就有了花朵一样的笑容。其实,那些艰难的时光里,母亲从没说日子难熬,因为天天农作的母亲觉得苦和累也是快乐的! 怪不得宋代名家范成大,会写出那样经典的农忙诗。

    (选自《景德镇日报》2023 年5 月 5 日,有删改)

    1. (1) 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关的内容。(每空限4字)

      浇种苎麻→制作麻丝→→卖麻制品

    2. (2) 散文注重遣词造句,本文中也有许多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请你阅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中的品析部分。

      角度

      词句

      品析

      修辞之美

      【甲】这时的小麻鼓也最忙,抽麻丝时,它被紧抓在母亲的指尖;搓麻绳时,它又跳出来,乖巧地帮着母亲,就好像是一个筋骨健实又听话的小童

      用词之妙

      【乙】制作麻丝是个最有生趣的环节,瘦削的母亲在屋子狭小的空间里,手麻鼓,紧紧住一缕缕麻皮,利落地出一丝丝麻丝来

    3. (3)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人物形象。 
    4. (4) 电视台拟制作一台主题为“民间的传统技艺”的节目,向社会征集相关素材。班级打算将“制麻丝,搓麻绳”这一传统技艺介绍给节目组,现在需要写一段文字介绍“制麻丝,搓麻绳”的过程。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帮助拟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