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
  • 1. (2023九上·新昌月考) 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事关兴衰之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二: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

    材料三:查理·马特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他把从叛乱贵族那里没收来的土地和一些教会的土地分赠给贵族,但他们必须要为国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义务,宣誓效忠;同时,采邑的赐予者也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受领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
    2. (2) 材料二说明阿拉伯人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分析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上分别有何贡献。
    3. (3) 材料三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个国家?
    4. (4) 分析材料一、三中的两场改革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
    5. (5) 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人物或事件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