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
  • 1. (2023九上·余姚市月考)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和情感属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直至15世纪前,欧洲糖的产量偏低,另一方面,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

    材料二:哥伦布于1493年首次把甘蔗带到了圣多明各(位于美洲),葡萄牙人在巴西的甘蔗产业极其成功,从而主宰世界蔗糖生产长达一个世纪;当时有句俗话是“糖是讲葡萄牙语的。”

    材料三: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甘蔗种植和糖的生产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地,甘蔗就这样成了“国际型作物”。作为欧非美“____贸易”的组成部分,蔗糖贸易见证了全球化时期的苦难历程。

    材料四:“随着糖在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和人们对糖的过量食用……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既能满足自己对甜味的爱好,又不会危害健康的新型甜味剂。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糖”应运而生”。

    ——摘自“凤凰网”杨海军文章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前的欧洲“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的原因?
    2. (2) 概述材料二中“糖是讲葡萄牙语的”时代背景。
    3. (3) 写出填入材料三横线处的恰当内容,并谈谈你对“蔗糖贸易见证了全球化时期的苦难历程”的理解。
    4. (4) 材料三中“功能糖应运而生”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