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七上·柳州期末)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炎帝、黄帝作为华夏集团的两大部落首领,带领早期的先民认识自然、利用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他们通过以战促和,以德报怨,经过联盟和与其他氏族、部落的融合发展,成功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族群大融合,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之路。

    ——摘自李俊《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材料二:秦之一统,不仅实现了对诸夏领域的一统,而且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并南越、西南夷、西戎,建立起空前广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武帝)事实上是以儒家的“德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巩固“大一统”。秦汉以来“大一统”观念形成以后,历朝历代,无论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皆以天下一统为正流,以天下分异为歧路。

    ——摘编自贾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

    材料三:①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汉初,匈奴势力强大,多次袭击汉朝边境。②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③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④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今新疆巴州)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⑤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四:

    《魏书》记载:皇帝命令禁止在朝廷上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如果有人不听命令,免去他的官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交融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少数民族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

    ——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1. (1) 材料一中的“炎帝、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炎黄时期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加强对“空前广大”国家的统治,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汉以来统治者建立和维护政权的主流观念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区分材料的历史史事和观点,将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

      史事:;观点:

    4. (4) 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改革?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并指出民族交融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