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
  • 1. (2023八上·兰溪) 19世纪中期开始,列强的侵略让大清王朝开始风雨飘摇,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开始不断走向觉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签订南京条约②火烧圆明园③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④甲午中日战争⑤康有为   梁启超⑥紫禁城午门外的美国士兵

     

    材料二:但戊戌新政并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目的。

    ——《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

    材料三:德国宰相俾斯麦在1870年曾断言:30年后日本会兴旺起来,中国会更加衰弱下去。根据就是日本使节到欧洲,注意的是讲求政法,兴办工商,研究学术,而中国人到欧洲则是忙于探询军火的价钱和何种军舰装备精良。思想观念的不同造成了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

    1. (1) 根据不同主题,填入材料一中相对应的序号。

      屈辱史: 

      探索史: 

    2. (2) 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图④与图③、图⑤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3. (3)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领导力量、政治主张两个方面说明戊戌变法对洋务新政的“超越”的主要表现。
    4. (4)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