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4高三上·奉贤月考) 籼稻和粳稻两个稻种的杂交种具有杂种优势,但常常败育。科研人员通过杂交实验和基因检测发现了籼稻(基因型表示为ii)与粳稻(基因型表示为jj)之间生殖隔离的遗传因素。

    1. (1) 粳稻适于高海拔种植,而籼稻适宜于在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检测发现粳稻中的许多基因不存在于籼稻中,而籼稻中的很多基因也未在粳稻中出现。对于两者的进化,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 )。(多选)
      A . 粳稻是籼稻祖先 B . 粳稻中特有的基因来自生长于高海拔的祖先 C . 两者的共同祖先在不同环境中分别进化 D . 粳稻在低海拔地区可进化为籼稻
    2. (2) 显微观察发现籼—粳杂交种产生的花粉中有一半表现异常(败育),且其自交子代中ii和ij比例接近1:1,由此推测 ( )。(单选)
      A . jj纯合子死亡 B . i型花粉粒败育 C . ij杂合子部分死亡 D . j型花粉粒败育
    3. (3) 研究者选择了5个与花粉败育可能相关的候选基因,为了确定与籼-粳杂交不育相关的基因,应。(编号选填并排序)

      ①将敲除候选基因的ij自交
      ②分别敲除ij的5个候选基因
      ③敲除ij的全部候选基因
      ④统计杂交后代的表型比例
      图9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4. (4) 为研究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对水稻胚芽鞘生长的影响,用初长为5mm的胚芽鞘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0所示(对照组仅用蒸馏水处理)。据图可知( )。(单选)
      A . 无外源生长素,胚芽鞘不能生长 B . 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C . 浓度3一定大于浓度2 D . 浓度4可能大于浓度 3
    5. (5)  

      据图9分析,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的因素有;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调节。
      研究发现A基因可能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构建了敲除A基因的水稻突变体, 继续进行实验。
    6. (6)

      组别

      水稻种类

      检测指标

      1

      a

      b

      2

      普通水稻(野生型)

      同上

      请补充表中a、b处的内容,完善实验方案。a;b
    7. (7) 实验的检测结果为,说明A基因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