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对比阅读。

    (一)节选自《十六年前的回忆》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二)节选自《死也不倒下》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1. (1) 读选段(一),完成练习。

      ①用横线画出文段中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②“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句话中“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2. (2) 读选段(二),完成练习。

      用横线画出文段中有关特务与吉鸿昌对比描写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3. (3) 对题目“死也不倒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坐在椅子上死,可以不倒下。 B . 他死也不愿倒下。 C . 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体现了他大无畏的精神。
    4. (4)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选段(一)着重抓住人物的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B . 选段(二)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C . 这两个选段都表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视死如归、不惧牺牲的崇高品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