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八上·廉江期中)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对“老”与“少”的描述:

    老成持重、老练通达、老当益壮、少年老成、年少轻狂、少不更事、长幼有序。

    近代对“老”与“少”的描述:

    知吾国当此内忧外患纷乘之时,必求所以自存之道。由后之说知吾国欲求自存,必须求之国民自身……盖民为国之根本,而青年又民之中坚也。欲国之强,强吾民其可也;欲民之强,强吾青年其可也。

    材料二  《新青年》中以“青年”命名的文章节选

    篇名

    作者

    刊号

    内容提要

    《敬告青年》

    陈独秀

    《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

    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

    《青年与国家之前途》

    高语罕

    《青年杂志》第1卷第5期

    详论国民之责任,详细阐释了青年于国家前途的重要性。

    《青年与欲望》

    陈圣任

    《新青年》第2卷第1期

    作者认为想要拯救中国青年,必须从增进其高尚欲望开始。

    《青年之自己教育》

    朱如一

    《新青年》第3卷第4期

    本文详细分析了青年自己教育的原因及重要性。

    《告青年》

    郭仁林

    《新青年》第5卷第1期

    作者就尽其在我、务正其心、戒虚荣、戒权诈、耐吃苦等五则事情告之青年。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材料三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从古代到近代“老”“少”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青年》表达的青年观,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青年》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对材料三中“‘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进行解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