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3高三上·北京市期中)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与大多数粮食作物不同,马铃薯主要以块茎繁殖。

    1. (1) 野生马铃薯为二倍体,而商业化的马铃薯栽培品种为四倍体,即体细胞中有4个。块茎繁殖易携带病原体,且四倍体的染色体高度杂合,使引入新性状的育种工作复杂化。因此,利用二倍体杂交是马铃普育种的发展趋势。
    2. (2) 大多数二倍体马铃薯自交不亲和,其受1号染色体上复等位基因(S1 , S2 , S3……)控制。如下图所示,该基因在雌蕊的花柱中编码S酶,能抑制花粉管的伸长,导致精子不能与卵细胞结合;在雄蕊的花粉中则编码F蛋白,能识别降解进入花粉管的S酶,但对相同基因编码的S酶无效。

      图中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3. (3) 科学家发现一种自交亲和的二倍体马铃薯RH,研究发现其自交亲和由12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决定,A蛋白能识别绝大多数类型的S酶。将RH(父本,AaS1S1)与自交不亲和的二倍体PI(母本,aaS2S2)杂交,流程如图。

      ①F1中SC自交,F2中:AA:Aa=1:1,无aa类型的个体,理由是基因型为的精子花粉管不能伸长,无法完成受精。

      ②写出F1中SC自交的遗传图解

    4. (4) S酶是雌蕊阻断花粉管萌发的“锁”,RH中的A蛋白则表现出“万能钥匙”的作用,从而打破自交不亲和性,对培育马铃薯自交系有重要作用。请写出利用RH培育出自交亲和的PI的流程。(用文字或图示作答均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