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①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②“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③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④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⑤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⑥“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⑦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⑧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⑨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⑩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⑪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 (1) 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书最初命名为《旧事重提》,顾名思义,它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共10篇。 B . 本书是作者幼年时期生活和心路历程的记录。作品主要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C . 本书从儿童视角表现了温情与童趣,从成人视角表达了对现实的讽刺批判。 D .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2. (2) 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 (3) 阅读选文,简要概括父亲的形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