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
  • 1.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化改新前夕,上自王族,下至豪强,不但占领"国县山海林野池田",贫民百姓无立足之地,大批劳动 力成为王族、豪族等有势之家的私有民。豪族之间互相争战, 自立为强,并且藐视大王和朝廷, 自己修筑宫殿、园陵, 进调赋税时,首先满足自己, 然后再向朝廷进调。

    ——《日本书纪》

    材料二: 607 年,日本政府决定派遣隋使,恢复与中国断绝一个多世纪的国交。日本先后派遣隋使 4 次,派遣唐使 19 次。

    材料三:改革行政制度, 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在中央, 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 实行中央集权。

    材料四: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 部民获得了渴望已久的土地。获得土地的部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 (调) 。

    1. (1) 联系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化改新的背景。
    2. (2) 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归纳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大化改新的意义及给我们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