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八上·高要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 年,第一批留美学生(见图)由上海乘轮赴美,1875 年最 后一批送毕。按规定,学生出洋后,学习西学仍兼讲中学。“不准半途而废,亦 不准入籍外洋”,学成后听候酌量器使,奏明委用。

    ——摘编自郑振铎《晚清文选》等

    材料二 1889 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准备选址建铁厂。

    材料三 张之洞认为“大冶路远,照料不便,若建于汉阳,吾犹及见铁厂之烟

    囱也”,历经波折,最终选址汉阳(见图)。铁厂采取官办,动用官款 5,829,

    629 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已无余力接济;1908 年,盛宣怀将汉阳铁厂商办; 一战期间,向日商借款 3700 万日元;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把全部设备运往重 庆,剩下的建筑悉数炸毁,成立五十年不到的汉阳铁厂,就此灰飞烟灭。

    ——摘编自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1. (1) 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派遣留美学生与近代哪一场运动有关?其目的何在?
    2. (2) 假设你是当时留美回国学员,利用图并考虑近代工业发展条件(如:资源、 交通、劳动力等),在甲、乙、丙三处中推荐最合理的一处厂址,说明理由。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张之洞最终选址汉阳建铁厂的原因。
    4. (4) 结合汉阳铁厂的命运,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