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3五上·武平期中) 外婆的“庄稼话”

    ①小时候的我特别淘气,父母在城里打工,我跟着年迈的外婆生活,所以就成了班里出名的“野孩子”。整天不爱学习还到处闯祸,被老师请家长成了家常便饭,被外婆带出教室时我还冲着同学挤眉弄眼。

    ②外婆打理着一片菜园,并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教育我,又怕我到处闯祸,就每天带着我干活。清爽的晨风轻轻吹动着叶尖挂着的露珠,也轻抚着我和外婆的脸庞。外婆的腰不好,于是我俩分工明确,外婆摘高处,我摘低处。透过晨光,我踩着外婆的脚印,穿行于高高低低的豆角架里。外婆时常一边推着装满蔬菜的三轮车赶往菜市场,一边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人勤地不懒,翻地、浇水的时候你对得起地,收获时庄稼地才能对得起你。”可儿时的我哪听得进去这个,只顾在后座上手舞足蹈。

    ③儿时最令我兴奋的不是卖完豆角,而是远远就能望到的小卖部冰柜里的雪糕。我总是偷偷地看外婆一眼,趁着外婆收钱找钱的空当悄悄溜走。长长的冰柜,纯白的棉被紧紧地裹着柜门,揭开被子,掀开柜门,丝丝的凉意透出来,玻璃柜门上结了一层霜,透过模糊的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花花绿绿的包装。多半这时候我的衣服领子会被提起来,身后站着假装愠怒的外婆。我从小肠胃不好但又嘴馋,外婆总是会说:“田里那些娇弱的幼苗,需要我们格外关照,阳光晒多了不好,水浇多了也不行,人也一样。”但她总是拗不过我,叹口气,还是会掏出荷包:“来个小的。”我一边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纸,一边递向外婆:“外婆你先吃。”外婆早就看穿了我的小聪明,摸摸我的头不说话,眼里充满着宠爱。

    ④外婆一天天老去,不能再打理菜园,而我不知何时开始,默默地把外婆朴素的“庄稼话”记在了心里。我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片菜园,把每一个知识点当作一粒种子,把对每个难题的钻研比作劳作时的咬牙坚持,浇水施肥,不偷奸不耍滑,最终完成大学学业。家乡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毕业后回乡工作时,儿时泥泞的菜园已随着城镇化的脚步变成了一片美丽的花园和广场。

    ⑤这片土地是我儿时的自在天地,而今成了我的孩子的乐园。广场上孩子们奔跑着、尖叫着,女儿飞舞的裙角和扑面而来的夏风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儿时的某个夏天。外婆靠着这片菜园养育了我,现在它继续滋养着下一代。曾经的田园印象虽然已随城市的变迁渐渐消失,可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和蔼的外婆站在那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地中冲我微笑的画面。

    (选自“学习强国”APP,作者岳佩佩,略有修改)

    1. (1) 小时候“我”是班里出名的“野孩子”,“野”的体现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 . 经常被老师请家长 B . 不爱学习还到处闯祸 C . 踩着外婆的脚印穿行于豆角架中 D . 在三轮车后座手舞足蹈
    2. (2) 文中围绕外婆的“庄稼话”写了哪几件事?( )

      ①不爱学习到处闯祸

      ②帮外婆打理菜园

      ③馋雪糕拗着外婆买

      ④努力学习完成学业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3. (3) 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
      A . 交代“我”和外婆干活的时间、地点。 B . 推动故事情节,为下文“我”开始跟着外婆干活作铺垫。 C . 渲染儿时“我”和外婆下田干活时美好的回忆。 D . 衬托“我”可以逃离学堂下田干活的愉悦心情。
    4. (4) 以下选项中,对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外婆靠这片菜地挣钱养育了“我”,“我”也靠外婆留给“我”的菜地养育了女儿。 B . 外婆小时候带着“我”在菜地干活时说的“庄稼话”影响着“我”,而“我”也将用其影响“我”的下一代。 C . 这片菜园子是“我”儿时的自在天地,现在也成了“我”孩子的乐园。 D . 时代变迁,田园变成了城市,这片土地不仅养育了“我”
    5. (5) 文中外婆经常对“我”说“庄稼话”,读完文章后你认为外婆的“庄稼话”究竟指什么?
    6. (6) 文中最后一句提到“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和蔼的外婆站在那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地中冲我微笑的画面”,为什么要强调外婆“站在绿意盎然的菜地中”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