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西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不断来到唐朝访问、求学和贸易,长安的太学里有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以及到外国经商的商人不绝于途。

    ——选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从康熙二十三年到道光二十年(1684—1840年),长达一百五十余年,清朝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日趋保守,一代不如一代。政府不许商民侨居国外,不许到南洋、吕宋等处贸易,并先后严禁军器、铁器、铁锅、米粮、书籍等的出口,甚至连传统产品以及蚕丝也不准出口。

    ——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并强调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1.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特点。列举一例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 (2)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并说明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 (3)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综合三则材料,谈谈我们“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