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二下·郑州期末) 明清时期的地权转移、土地价格和赋税制度变动及商品经济的 发展,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地契约文书所记载的地价的上扬与下跌,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 动。地价除了本身的贫瘠、地理环境位置之外,往往又与时空关系密切。如处 于经济发达的江南水网地带与晋、冀、鲁、豫、陕、甘的地价自然不同。又因时间 不同,如明隆万间、清乾嘉间虽然经济比较繁荣,社会也较稳定,但因国内市场 的扩拓,经营工商业者日众,土地价格随之下跌。土地买卖双方都要履行法定 手续,当地权转移交割之后,业户要承担交纳赋税义务。

    ——陈学文《土地契约文书与明清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

    材料二:明清时期的吴地在前几个朝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获得 进一步发展,且日益繁荣起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吴地重镇苏州逐渐发展成为江南工商业中心,同时也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之一。而且,苏州的丝织和棉纺织业中,较早的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成为全国的 先进地区之一。吴地由于区域条件的特殊性,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突破农 业经济的文化圈,产生了与封建传统观念相背离的新的人生价值观。

    ——李晓燕《明清时期昊地商品经济的繁荣及市民文化的发展》

    1. (1)  指出材料一中土地契约文书的史料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史料 对于明清史研究的价值。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 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