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2六上·大兴期末)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 (1) 【知音相遇】伯牙为什么只把子期看作知音?下列说法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子期的专注,让伯牙感动 B . 子期理解他的琴声,他们心意相通 C . 子期的赞美,让伯牙提升了琴技
    2. (2) 【知音相知】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高山流水,除了太山巍巍、流水汤汤,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请仿照文中句式再写一写。 

       方鼓琴而志在,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乎若。” 

    3. (3) 【知音离开】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请你写一写伯牙“破琴绝弦”时心中的想法。 
    4. (4) 【知音难觅】下列各项中不是表达“知音难觅”意思的一项是( )。 
      A .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B .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C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 (5) 【短歌悼知音】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锺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pó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 

       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你认为下列句子中最能说明伯牙视子期为知音的一项是( )。 

      A .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B .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C .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