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八下·海淀期末)

    1. (1) 材料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1950年,专家组开始制定桥址线方案。 1955年,苏联专家和茅以升、梁思成等国内著名的桥梁专家和建筑专家“集体会战”,完成了大桥桥梁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的方案。 大桥所需全部钢梁,均由山海关、沈阳桥梁厂制造,钢材由鞍钢提供。1957年10月15 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提前两年竣工完成。 
      ——摘编自王琥《新中国设计纪事》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图中处(填写字母即可),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历史背景。
    2. (2)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级跨海交通工程。1997年香港回归及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之后, 特区政府认识到要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需要与内地尤其是 广东加强合作,因此于2003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桥的建议。港珠澳大桥制定了120年的建设质量标准。中国工程师们在西方海洋地质标准的技术、工艺无法满足施 工需要的困难面前,攻克大量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十几项 国内首创、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了百余项专利,最终保障了“120”质量标准的达成。 
      ——摘编自杨海霞《超级工程背后的那些事》等 

      依据材料二,概括港珠澳大桥的特点,分析该桥建成后的影响。
    3. (3) 材料三:沟通世界的桥梁         
      中国海外桥梁建设彰显了“中国与世界 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景。自 “一带一路”建设开启,中铁大桥局在越南、 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缅甸、南非、坦桑尼亚、摩洛哥等20多个“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承建了40多座象征沟通和友谊的桥梁,推动中国对外开放的同时,分享和输出中国技术、中国管理、中国机遇。 
      ——《一座座中国桥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五洲四海》
      中国路桥在莫桑比克的当地员工介绍说, “从殖民时代就规划的一座桥梁经过多少年都没有修建,现在这一梦想终于实现了……如果没有中国企业的投资和建设,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人可能至今没有工作……这5年,莫桑比克的发展比以往要快得多,这就是‘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的好事情。” 
      ——《一桥飞架,打通发展“经脉”》
      依据材料三,谈谈中国海外桥梁建设如何体现出“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