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八上·丰城开学考)  列强的侵略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建设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 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太平天国诸多发明中最重要的一项,也许当数废除土地和财产的私有权。这项发明背后的精神是,所有上帝的子民都必须享有他的恩惠,免除匮乏,有田耕,有粮吃,有衣服穿,有钱花。要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就必须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 (1)  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
    3. (3)  材料三中“废除土地……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与哪一文献有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文献不能实现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