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九上·江油开学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设篇】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自李忠杰主编《共和国的足迹》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思想引领篇】

    材料四:有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 (1) 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什么?图片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
    2. (2) 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 (3)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 (4) 材料中会议上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