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嘉定二模) 海洋事业 

    古代至近代,东西方海洋事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轨迹。部分学生开展了以“海洋事业”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活动一:小晨同学搜集到一些图片,以呈现西方海洋事业的发展历程。

    活动二:为探究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特点,小曦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 

    中国古代不乏向海洋谋求民生利益的卓越人物,但他们主要着眼于鱼盐之利,较少侧重航运的展开。中国人自古即注意发展交通事业,但侧重点在陆上而非海上,海洋交通未能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明人郑开阳在《海防图论》、胡宗宪在《筹海图编》中提出“经略海上”的构想,但主要也是集中在近海,且主要出于防范倭寇侵扰的目标。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成就与局限》

    活动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在许多方面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行,但却未能持续下去。针对这一历史现象,小明同学搜集到如下材料,并对此进行思考。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1. (1)  将下列图片对应内容填入时间轴中相应位置。(填字母)                                                                                                                       

      A.雅典卫城遗址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内海

      D.马尼拉大帆船

    2. (2)  雅典卫城的建筑布局颇具特色,集中了议事大厅、公民大会会场、神庙和体育场等标志性公共建筑。这类建筑反映出 ____ (单选题) 
      A . 寡头政治的历史现象 B . 雅典居民的共同信仰 C . 依山而建的城市布局 D . 民主政治的历史特征
    3. (3)  与图中D处同一时期的历史现象还包括 ____ (三选题) 
      A . 果阿、澳门、长崎等地成为国际贸易枢纽 B . 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苦力贸易 C . 玉米和马铃薯传入欧洲 D . 蒙古西征引发较大规模民族迁徙 E . 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4. (4)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5. (5)  根据活动一至活动三所搜集的材料,尝试回答为何西方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达嘉马”,而中国“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