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3高三上·浙江模拟) 某植物为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草甘膦(一种除草剂)基因导入该植物,选育出甲、乙、丙三株抗虫抗草甘膦植物。取甲、乙、丙自交,F1结果如下表。已知外源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  

    亲本

    F1的表型及数量(株)

    抗虫抗草甘膦

    抗虫不抗草甘膦

    不抗虫抗草甘膦

    不抗虫不抗草甘膦

    182

    58

    61

    22

    179

    89

    92

    0

    282

    21

    19

    0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抗草甘膦对不抗草甘膦为。取该植物自交,(需要/不需要)进行套袋操作。
    2. (2) 甲的F1中抗虫不抗草甘膦及不抗虫抗草甘膦植株混合种植,随机传粉所得子代中,不抗虫不抗草甘膦植株所占比例为。从甲的F1中筛选稳定遗传的抗虫抗草甘膦植株,最简便的方法是
    3. (3) 若给乙的F1植株喷施适量的草甘膦,让存活植株自交,得到的F2表型及比例为
    4. (4) 丙自交得F1过程中,形成抗草甘膦与不抗草甘膦表型比例的原因是
    5. (5) 草甘膦能与植物体内5-烯醇式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S)结合并抑制该酶活性,从而影响植物代谢途径。CP4基因可以编码一种特殊的EPSPS,推测该基因能作为抗草甘膦基因的原理是。中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抗草甘膦基因——GAT基因,该基因能编码草甘膦降解酶,与CP4基因相比,利用GAT基因培育抗草甘膦植物的优点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