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九下·东台期中) 回顾中国工业化的历史征程,不忘历史,面向未来,才能走的更稳,走的更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摘自《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二:1895年,张謇据《易经系辞传下传》“天地之大德曰生”一语,把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表明办厂符合“天地之大德”,利国利民。他在为纱厂拟定的《厂约》中,也明确指出:“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于此可见,张謇办实业,一开始就包含着救国、为民的崇高目的。

    材料三:1953﹣195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立国时代的重要阶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学习时报》

    材料四:当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等改革开放40周年代表人物一再强调“梦想不是想出来的,是靠实践得来的”,更多的80后、90后青年投身于民营企业孕育和发展中。……新时代,它将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勇于奋斗创新,专注中国创造,承担起更多青年责任与担当。

    ——姚昱帆《改革开放四十年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1. (1) 材料一中的“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张謇创办实业的目的是什么?你还知道他哪些类似的事迹,请举一例。
    3. (3)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革命立国”的措施有哪些?
    4.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5.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未来发展之路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