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综合题
  • 1. (2023九下·连云月考) 法治是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恰好是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

    ——摘自李雅书《古代罗马史》

    材料二: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萌芽没有了,树也不会有,所以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

    ——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三:美国独立后,中央权力极小,没有权力管理州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无权干涉各州内部事务,各州各自为政,币制不统一,市场不统一。这些情况使美国的有识之士感到忧虑,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制定宪法,加强中央集权,才能使这个新生国家免于夭折。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15〜16世纪西欧各国出现“采用罗马法”热潮的原因,并简述《拿破仑法典》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怎样形成“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
    3. (3) 根据材料三,简述美国独立后,国家运行面临什么问题,政府是如何解决的?
    4. (4) 综合上述,概括法治在治国理政中发挥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