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下·海南月考)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按要求完成各题。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①炎炎夏日,图书馆、书屋、书店成为很多人的避暑胜地。更成为他们的精神充电圣地。从城市到乡村,从校园到公园,从商场到街道,阅读越来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这得益于诸多因素。

    ②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得益于于国家由上而下的重视和引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规划纲要中,中宣部出台《关于促进全民间读工作的意见》,对全民阅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与目标,为“书香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③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得益于文学艺术等领域精品图书的涌现。近年来,《人世间》《装台》等一大批精品力作不仅充实了广大读者的书架,更是成为图书馆、书店、书屋的热门图书。而“中国好书”榜单的年度评选,为广大读者精心荟萃豪华书单,有效推动了全民阅读走深走实走心。

    ④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得益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持续加强。从图书馆的升级、实体书店的普及,到电子阅览等多元方式、多彩活动的开展,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⑤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不仅要让阅读成为社会风尚,还要让阅读成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⑥这需要我们持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相关部门、机构等应当充分利用世界读书日等重要节点,通过讲读人、领读人的引导,通过全民阅读倡议等让“阅读”“读书”成为更多人生活中的热词,引领他们从“要我读”走向“我要读”。

    ⑦这需要我们持续推出和推荐精品力作、宝藏书单,既要让人懂得“读书好”,又要引导人们“读好书”。在卷帙浩繁的书卷中,那些灿若星辰的名篇佳作,温润着心灵陶冶着情操、启迪着智慧。

    ⑧这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阅读升级。互联网时代,不仅要推动图书馆、书店等基础设施的普及、升级和完善,还要通过多媒体出版工程等助力电子阅览更加便捷,丰富读者的读书新体验。

    ⑨一个不读书的人没有前途,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没有未来。当读书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刚需、日常习惯时,全民阅读的“书香中国”将成为现实,中华崛起也必然梦圆。

    (刊裁于2022.8.10,有测改)

    【链接材料一】鲁迅从小就酷爱读书,也非常讲究方法。书在手头,他总要翻一下,或翻一遍目录,或读几页内容,认为这样可防止受某些坏书的的欺骗,又有开阁视野增长知识等好处。鲁迅反对漫无目标、死啃书本的做法,提倡和力行“三性”原则: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读书要有的放矢,要因人而异,要博采众长。他认为,读书要学到平时应用的知识,要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乐趣,要使自己的品性健康和高雅。鲁迅读书与著书、理论与实践比翼双飞、交相辉映,为我们留下了《鲁迅全集》,以及伟大的鲁迅精神。

    【链接材料二】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布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1. (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个不读书的人没有前途,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没有未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B . 国家由上而下的重视和引导,有利于持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C .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阅读升级是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措施。 D . 选文先引出话题,再提出推进全民阅读的做法及这种氛围逐渐浓厚的原因,最后总结。
    2. (2) 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选文和【链接材料一】都谈到阅读,请分析其侧重点有何不同?
    4. (4) 联系选文和【链接材料二】,并结合自身实际,说一说如何才能营造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风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