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六上·东平期中)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具进步】

    材料一:

    【水利工程 】

    材料二:该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农业思想】

    材料三:

    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③秦朝统治残暴,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④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出现了“文景之治”。

    【农业政策】

    材料四: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商鞅认为按照当时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为此,商鞅变法规定: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绩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被罚为官奴婢。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大通史·春秋战国卷》

    1. (1) 半坡和河姆渡远古居民就已经开始了农耕生活。两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哪一技术制作工具?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 (2) 该工程指的是什么工程?依据材料概括该工程的作用。
    3. (3) 用材料三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主张:

      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前提是推行爱民政策:

      苛政暴政是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4. (4) 依据材料四,说出商鞅变法的背景。结合所学,分析材料四中变法内容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