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九上·黄石开学考) 土地是民生的基础。东西方许多统治者往往非常重视土地关系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王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收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

    ——摘自部编教材九年级上《世界历史》

    材料二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田令》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废除世袭贵族的特权和称号。

    ——日本《田令》

    材料三  15—16世纪,英国、法国、尼德兰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了,也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大地主把获得的土地,出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形成  A  。A的主人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法兰克王国土地分封改革前后有何变化。改革后形成了什么制度?
    2. (2) 材料二内容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哪一改革的内容?根据材料二,概括此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举措。
    3. (3) 上述材料中A处应填入什么内容?租地农场的实质是什么?
    4. (4) 以上材料反映的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