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七下·南宁期末) 阅读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

    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 (1) 运用所提示方法,解决文言疑难字词。

    2. (2) 《活板》选自沈括写的笔记作品《》 ,文章逐层说明了活字印刷的程序:、排版、
    3.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②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4. (4) 结合《活板》内容,说一说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
    5. (5)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总结出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原因。

      链接材料一  印刷是复制术。印刷通过印墨将印版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印墨和承印物这些原材料于印刷术是必不可少的。印刷术的承印物主要是织物和纸张。东汉蔡伦对造纸术做重大改良后,才广泛用于书写和印刷,东汉韦诞改良制墨术,为书写、印刷提供了“一点如漆"的理想材料。织物、印墨、纸张的发明和完善,为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链接材料二  笔的发明和发展,于汉字的演进和规范,功不可没。由于有了挥洒自如的毛笔,中国的文字才得以迅速发展,进而演变成颇具艺术欣赏价值而又便于书写、镌刻和印刷的、规范的汉字了。

      链接材料三  就中国传统的印刷术而言,印刷必有印版,而印版是手工雕刻的。可见,手工雕刻技术的出现实乃印刷之源。

      链接材料四  印刷这种工艺技术,随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需要而萌芽,而发展,而完善。随着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手工雕刻、转印复制、织物印染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这些印刷前驱技术不断发展、日趋成熟,直接促成了印刷术的成熟和完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