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仁寿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查各国条约已定,江海各口,门户洞开,已为我与敌人公共之地……值此时局,似觉防无可防矣。至本年日本兴兵台湾一事……若先时备豫,倭兵亦不敢来……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李鸿章《奏请筹议海防折》(1871年)

    材料二:“自由尽是新风尚”“……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辛亥革命以民国取代帝国……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摘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三:

    1. (1) 根据材料一,李鸿章筹建海防的理由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洋务运动的海防建设。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三图A中“胜利结局”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能够取得此“胜利结局”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B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