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九上·开福月考) 文学作品阅读

    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①一个冬日的上午,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券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②“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

    ③“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④“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⑤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娘死得平,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染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几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⑥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⑦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⑧“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⑨桑伯不言语。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⑩下午,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浓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

    ⑪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⑫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湾。桑果嘀咕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⑬“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又不缺钱花。”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⑭“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

    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

    ⑮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北风吹过脸庞,令人感觉阵阵寒意。桑伯在村前一棵即将枯死的老榆树前,站了好久……回家毅然作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⑯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老愉树已满枝新芽。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白了很多。那只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10多年的木料,精心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靠椅摆放在堂屋里,雕工精湛、古朴典雅。连儿子桑果每天都忍不住多看两眼。门外,万物回春。老榆树的起死回生让他相信:这把椅子在陪他度过孤独的寒冬之后,也一定会迎来灿烂而热闹的春天,这份坚信练于他的手艺,也缘于老榆树。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1. (1)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桑伯的表现或心理

      冬日的上午

      自信

      吃午饭时

      陶子树诉说手艺人的生存状态

      下午

      桑伯开始雕梅花

      回家后

      生病了

    2. (2) 谈谈你对文章第⑯段划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3. (3) 你认为桑伯是一个怎样的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艺术的瑰宝,请你结合文章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请从多角度谈谈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链接材料一】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由长沙市委、市政府打造,历时两年完成。2021年11月7日是她的三周岁生日。三年来,市非遗馆免费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教学场地,精心组织策划学非遗、假期伴你玩乐游非遗体验周、乐玩非遗等系列主题传习体验活动,形成了“赏、玩、学、品”多元立体运行模式。同时也将非遗元素巧妙融入现代艺术载体,让市民游客免费欣赏、观赏湖湘优秀传统节目,2021年以来,“情智少年·乐赏、乐玩非遗”公益研学活动持续进行,“小小讲解员”活动也在有序开展,多名来自长沙市各个中小学,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为非遗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链接材料二】2021年11月13日至14日,长沙新国湖汉服文化节在洋湖水街举办。活动现场,40多位KOL(指在微博、公众号、视频平台等网络渠道上有影响力的人),20多个汉服品牌,30多位非遗大师齐助阵,活动吸引了上千名汉服爱好者参与,共同打造了一场汉唐“穿起”之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